“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章熙春书记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感想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国教育战线的热烈反响。
9月24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刊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道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等人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感悟。“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章熙春表示,华南理工大学将进一步崇尚创新、鼓励探索、担当作为,汇聚高水平人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建设,组建重点实验室,努力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报道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要闻版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9月22日下午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国教育战线引起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做好“十四五”时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步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深刻阐明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担当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北京大学教授仰海峰说。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晓彤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黄少成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的“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深有感触。他说:“我们下一步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教学工作,会讲故事、讲好故事,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杨利慧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对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既要教授学生知识,也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特别是做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融合,通过丰富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成长成才。”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何东涛表示,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规律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丰富教学形式内容,用好用活网络平台、重视家校协同共育,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学以致用,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新发展格局
读书学习,既要学业有成,更要学以致用。广大教育工作者认为,高校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是聚焦国家战略需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
“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只有置身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才能显示自身的价值。”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高度的敏锐性,有针对性地布局和调整办学定位、学科布局,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说:“我们要鼓励广大师生更加主动地在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寻找课题,特别是将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紧密对接起来,着力构建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是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一直关注的问题。他说:“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适应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社会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网络化的学习需求,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说,“学校将进一步崇尚创新、鼓励探索、担当作为,汇聚高水平人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建设,组建重点实验室,努力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程时杰说:“我们要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拓展专业内涵,构建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将基础理论、学科前沿、工程实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优化布局深化改革,促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习近平总书记还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看,当前,服务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不同层次大学共同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把服务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喻晓社表示,南昌大学将进一步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等内容,夯实师资力量、完善学科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着力培养人才,更好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才能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深有感触。他说:“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切实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集中力量突破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和关键性环节,善用‘互联网+教育’,增强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教育,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北京市东城区委教工委书记刘藻说:“我们要不折不扣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队伍建设质量‘双提升计划’,加快优秀学生群、优秀教师群、优质品牌学校群的培养和建设,形成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相匹配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说:“我们将不断深化与大学、企业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平台,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发展自己学术爱好和特长,更好地规划人生、成长成才。”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说,“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人才供给的教育工作,要围绕这个形势背景,深入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推出改革举措、开展教学教育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赵春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章熙春书记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感想
相关推荐
- 重温历史 勇担使命 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院史访谈会
- 成都理工大学一行来访调研统一战线等工作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探学校办学源头 华南理工师生走读坪石办学旧址
- 2018级新生临时班干部暨辅导员、班主任培训会议召开
- 校领导调研广州国际校区科技创新工作
- 尊师重教会佳节 赓续初心谈教育 环境与能源学院举行2021年教师节座谈会
- 广东省功能与智能杂化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
- “不停教、不停学”华南理工研究生在线教学第一周有序平稳
- 火神山雷神山,满满的华工担当华工“制造”!
- 不忘初心抓安全 牢记使命谋发展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论坛举行
- 共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届国际微生物被膜会议线上举行
- 华南理工入选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课程库
- 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启动建设
- 华为董事徐文伟一行访问华南理工大学
- 聚首绿茵场 共叙华园情 华南理工校友足球赛圆满结束
- 华南理工姚小虎教授团队持续在力学和材料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 教授来主讲 博士齐出动 医学院教师党支部赴华景小学开展科普讲座
- 为新时代伟大自我革命作出新贡献 纪监巡察联合党支部深入研学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防风险 除隐患 遏事故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月”系列活动序幕拉开
- 发挥余热再踏征程 三位退休教师入选“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