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 > 新闻公告 >

【致敬时代再启航】华南理工大学师生热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2018-12-19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华南理工大学全体师生通过电视、广播、新闻客户端、网络直播等形式观看、收听了本次大会直播。全校师生深入了解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聆听这个时代的伟大故事,为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骄傲,同时对踏上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征程、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更加充满信心。

组织观看大会直播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既是坚持和总结发展规律和发展经验,同时更要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带来的新挑战、新任务”,公共管理学院王郅强教授表示,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旗帜方向不动摇,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用发展思路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广学教授表示,改革开放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知识报国的机遇,极大地提高了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地位。“作为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党员,一定要勤奋工作,拼搏创新,为国家和行业培养优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化学与化工学院魏嫣莹教授表示,这对她平时的科研工作、指导学生都很有启发。例如,团队制备高效透氧膜,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捕获成本,在缓解温室效应的同时发展了经济。另一方面,团队还从清洁能源入手,设计高效透氢膜,降低化工领域对氢气的制备和分离纯化的能耗成本,并促进清洁氢能源的产业化,从源头上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将来的科研方向,将不仅从能源结构调整、爱护环境出发,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大会上,李东生校友接受表彰的画面让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陈付昌心潮澎湃,“李东生代表着华工人顽强拼搏,以实力成就荣耀,用创新收获硕果的精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向所有像李东生校友一样的奋斗者、劳动者、创造者致敬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育人和创新的重要性和荣誉感,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更有干劲。” 

  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曹小杰刚刚进入学校工作,他表示,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作为年轻教师,自己要从一开始就以教书育人为神圣使命,为改革开放的未来四十年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物理与光电学院辅导员王艺翔表示,要头顶信仰、信念、信心,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华园师生热议大会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郑咏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参观改革开放展览后接见的广东学生代表。作为青年学子,她清楚地意识到,在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创新是我们的第一动力。“青年可以以国家大力推进的新工科建设为落脚点,把自身的规划融入到国家社会发展趋势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户安涛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广西龙胜基层服务一年,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深刻的体会。“通过这一年志愿者的生活,深入到祖国最贫困的地区,对我是一种震撼,也是一种精神的历练。只有让每一位中国人都富裕起来,那才是真正实现中国梦。”

  “自豪并充满信心!”这是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卓越班2016级本科生江东航对改革开放的直观感受。1997年出生的的他,有感于祖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发展。“小时候从河南到云南,坐大巴需要三天两夜,到后来坐火车一天就能抵达,再到如今只需要几个小时的高铁或者飞机行程。我们国家的高铁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对外援建的同时也在不断突破着技术极限。”

  生物技术专业的IRENE来自印度尼西亚,她和留学生同学们一起收看了大会。“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在这40年间的繁荣发展,一步一步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我坚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辉煌!”

踊跃收听收看,积极学习交流

  (图文/华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致敬时代再启航】华南理工大学师生热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