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韵声声沁华园 文化传承再显成效
华南理工学子粤剧专场演出
随着华南理工大学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粤剧艺术传承基地”,一系列讲座和演出在华园有序开展。12月13、14日晚,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粤剧艺术传承基地”的学生与广州粤剧院的艺术家们联手,在学校大学城校区音乐厅和五山校区体育馆共同完成了两场精彩的粤剧专场演出。
学校粤剧艺术传承基地学生演奏的锣鼓曲牌《大开门》首先拉开演出帷幕,随后粤剧艺术传承小组非艺术专业学生合唱粤曲《天涯碧合庆团圆》,悠扬婉转的子喉和雄健浑厚的平喉唱腔声在丝竹和锣鼓的伴奏中声声入耳,同时他们还表演了粤剧身段,认真的走位及亮相得到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演出互动环节中,不曾受过训练的学生上台穿上水袖、舞刀弄枪,现场体验粤剧魅力。
粤剧艺术家登台
广州粤剧院的艺术家们为大家带来了粤剧经典折子戏《活捉张三郎》《白龙关》《帝女花》,“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粤剧院青年花旦余碧玲着大靠、插背旗、戴雉尾, 提枪跃马、且唱且舞、声情并茂,塑造了赵宋女将呼延金定镇守白龙关的飒爽英姿;一曲大家耳熟能详的《帝女花》,则讲述了明末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粤剧院龙虎武师们的《翻跟斗表演》压轴出场,充分展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不易。
据介绍,艺术学院通过与广州粤剧院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共同推动粤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推广,通过由广州粤剧院派出优秀演员对传承小组的学生现场授课,开展从唱腔到表演身段、从丝竹到锣鼓乐的系统性教学和训练。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粤剧选修课程的学习,他们已经逐渐喜欢上了粤剧艺术,成为粤剧艺术忠实的“粉丝”,华园“粤”韵声声,粤剧传承后继有人。(图文/通讯员 毛福荣 陈卓安 常敬峰 艺术学院 编辑/赵春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粤”韵声声沁华园 文化传承再显成效
相关推荐
- 华南理工“神枪手”在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中表现优异
- 迎“揭”新生 同谱“华”章 揭阳校友联络处成立
- 华南理工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
- 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正式成立
- 学校关工委联合离退休教工党委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调研
- 挪威奥斯陆大学许崇育院士来访交流
- 高松校长赴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调研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部巡回指导组来校调研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 华园学子在全国高校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中再获佳绩
- 【学史力行】学习党史提境界弘扬法治求实效 财务处党支部开展专题学习
- 学校与佛山南海区座谈合作办医 双方将共建华工附属第六医院
- 【学史力行】华南理工大学统一战线举行党史教育培训会
- 【学史力行】大学城校区管委会办公室党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 【战疫华工人?】有一种出征叫坚守
- 华南理工大学统一战线召开“庆教师节 迎中秋节”座谈会
- 让造纸不再与污染画等号 陈克复院士事迹登学习强国平台
- 共叙华园情 再启新征程 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会无锡联络处换届
- 比利时鲁汶大学代表团来访广州国际校区
- “创青春”国赛创历史最佳 华南理工以五金一银捧得“优胜杯”
- 将3D打印应用于竹材建造 华工师生团队作品获专业竞赛大奖
新闻公告
-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华工“动友公益”在行动 03-16
- 广东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专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举行 03-16
- 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省委常委叶贞琴一行来校调研 03-15
- 【学史力行】电力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03-11
- 【学史力行】联系实际办实事 尊老敬老送健康 03-11
高考招生
- 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