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2019】学科交叉引领平台建设 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2019年以来,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们不忘科研初心,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开展一流的科研,坚持 “方向—人才—平台—项目—成果”科技创新链,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交叉跨界,以“信息+”和“医学+”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做真科研、真贡献、真学术,逐步实现着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我校“三中心、一平台”揭牌仪式
平台聚智 交叉创新:一大批重大科研平台加快建设
2019年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和优势,聚焦“医学+”和“信息+”双引擎,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组织谋划开工建设了一大批科研大平台、交叉平台。
在学校123周年校庆期间,学校正式揭牌成立了促进医工结合的“三中心、一平台”和新工科的“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推动有深度和实质性的学科交叉,正式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交叉中心。其中,“医学+信息”中心将落实新型互联网医疗、远程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医学+材料”中心将开展新型医用材料研发与转化应用;“医学+制造”中心将聚焦高端诊疗设备研发、设计和制造;5G医学转化应用平台,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医工融合项目转化应用。“3+1”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下设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互联化工研究中心、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中心、工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中心。它是学校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互联网+工科”的学科交叉实体科研平台。
“创新药物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于10月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该平台整合和发挥华西临床医学、药学和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等多学科的集成优势,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从基因发现、药物研发、中试生产、药效和毒理评价一直到临床治疗的完整创新链。“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于10月通过教育部科技司中期检查,并继续加快建设。
11月2日,学校成立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振兴冷门绝学,启动修订世界第一部《甲骨文字典》,深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川大学宜宾园区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研究院(效果图)
我校与武侯区共建的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效果图)
校地携手 合作共赢:多个共建园区开工建设
校地合作不断深入,多个校地共建大平台陆续开工建设。9月23日,四川大学宜宾园区正式开园。园区总面积近七万平方米,是川大布局在成都以外的第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实体机构。首批入驻园区的机械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等30余个团队将紧密对接宜宾市“8+2”产业布局,助推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1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研究院正式开工。项目选址厦门市集美新城,总投资约28.9亿元,总用地面积约10.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35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建设内容包括综合性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用房、教学与科研用房、华西厦门研究院等部分。
11月29日,我校与武侯区共建的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24924.50㎡,总建筑面积80138.00㎡,总投入约20亿元,建成后将围绕学校优势学科领域,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等三大新经济领域,搭建以“工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新工科平台,引导成都新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直接进入学校前端科研环节,形成新经济与新工科相结合的从应用研发到成果本地转移转化的研发转化全流程,大力推动更多成果在本地落地转化,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四川地市州的战略合作持续推进。与泸州市、宜宾市、达州市、遂宁市新签战略合作协议,新设校地战略合作专项资金2亿元、新设高端人才基金1亿元。截至目前,校地战略合作已扩大到四川省11个地市州,与8个地市州共设校地战略合作专项资金,资金总规模达到6 亿元。已实施的校地战略合作资金支持项目320项,带动地方投资约70亿元;2019年新立项104项,预计带动地方投资约20亿。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再创全国高校第一
我校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和经费数再创新高
项目引领 成果落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再创新高
在人文社科方面,2019年我校共承担各级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1项。其中面上项目(含重点、一般、青年、西部)55项,继续位居全国高校排名第一;后期资助项目17项,居于全国高校第二;重大招标项目5项,居于全国高校第八;重大专项1项;思政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1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5项,基地重大项目7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专项项目1项。中央其他部委项目2项。获得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及其他省级项目共计74项。另获市厅级项目65项。
在理工医方面,我校2019年获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1121万元;获准“科技创新2030”项目1项,总经费931万元;获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级立项14项,总经费2795.47万元;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立项1项,预立项1项,总经费4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准立项535项,获准直接经费3.8亿。其中,重大项目2项、面上项目251项、青年项目219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报类)1项,重点类项目36项(历史新高)。人才类项目方面,获准创新群体项目1项,获准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项(全国高校排名第9)、优秀青年基金项目9项。高技术类项目取得突破,2019年获准立项221项,获准经费2.33亿,较2018年1.10亿增长111%。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方面,获准773项,立项经费2.01亿,较2018年实现明显增长。成都市、其他部委省市项目共立项135项,获准经费4549万,经费较2018年增长26%。
我校牵头的4项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
在各类项目和基金的支持下,学校科研成果取得新的突破。在人文社科方面,2019年我校共有72项成果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2位老师获得表彰,成果总数和获奖人数均继续稳居全省第一。其中,一等奖7项(全省第一,全省共20项),二等奖21项(全省80项),三等奖44项(全省300项)。
我校6项成果获得教育部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技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
在理工医方面,2019年学校组织申报各类科技奖励210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24项,其中我校牵头19项。在2019年举行的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共获得6项奖项,其中牵头的4项是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此外,我校参与的2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数并列全国高校第8,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数(通用)排在全国高校第6。12月20日,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颁奖仪式上,我校牵头的6项目入选,其中5项获得教育部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全国高校排名第4),四川省一等奖11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其他重要科技奖励方面,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华医学奖8项、华夏医学奖6项等。
专利申请及授权量稳中有升。2019年共申请专利160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81项);授权专利1540项(其中发明专利866项,比2018年增长285项)。
纳百家思潮,承一脉风骨,立时代潮头,发中国先声。一年来,学校不断整合资源,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创造大成果,广大科研工作者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实现了我校科学研究的新跨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砥砺奋进2019】学科交叉引领平台建设 一大批科研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相关推荐
- 川大携手阿里、伯克利发布“汉典重光” 中国海外古籍“数字化回归”平台
- 圆满完成任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河北医疗队凯旋
- 【大川视界】我校学子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开展研学活动
- 在创新中发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 荣获特等奖!我校学子在“第二届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中取得佳绩
- 2021年我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创历史新高
- 我校华西医院连续十二年位列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第二位
- 我校学子到青少年宫开展“原创红色主题视频分享”社会实践活动
- 材料学院召开国家“一流”课程和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申报动员交流会
- 载誉归来!我校华西援京医疗队凯旋返校
- 爱党报国,砥砺奋进——川大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中期专家咨询会
- 华西二院刘聪教授团队在国际肝病领域顶尖期刊《Hepatology》上发文揭示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癌发病机制
- 我校举行2021届校友年级联络人聘任大会
- 川大把为民初心写在扶贫路上 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构建中国特色宗教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举行
- 口腔医学“双一流”建设专题论坛在我校举行
- 我校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决赛中斩获两金一铜
- 学校党委召开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
- 华西二院张伶俐教授担任国际药学联合会药物短缺政策委员会委员并参与《FIP药物短缺政策声明》制订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