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华西医院完成国际首例新辅助化疗后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合并人工血管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近日,华西医院彭兵教授团队完成了国际首例新辅助化疗后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合并人工血管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论文检索,这是国际首次将新辅助化疗与高难度的人工血管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结合。
胰腺癌作为目前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隐匿,进展迅速,虽然根治性手术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最佳选择,但是出现相关症状时多数患者已失去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且预后极差,据文献报道总的5年生存率仅7.2%。面对如此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通过规范的MDT、优化组合现有的诊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改善疗效的目的。
彭兵教授团队于2018年底开展了胰腺癌的MDT综合诊疗模式(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以外科为中心,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消化内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多学科参与,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解决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难题。患者在肝胆胰微创外科首诊时,主诊医生会根据病情为患者选择相关的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会指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或进行新辅助化疗,遇到疑难病例,外科医生会为患者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尽量缩短患者的就医流程。
其中新辅助化疗为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临界可切除及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提供了根治性手术的可能,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进行积极的化疗也为晚期胰腺癌患者延长了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与腹腔镜微创技术的结合也使新辅助化疗后的患者可以恢复更快,以便更早的进入术后化疗,减少手术后等待期,避免等待期内发生的的微转移或复发,进而改善预后,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而腹腔镜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解剖复杂、技术难度大,在国内外鲜少报道(彭兵教授团队在今年作了目前国际上最大宗病例的报道),然而新辅助化疗后由于周围组织水肿、粘连,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脆性增加,进一步增加了该手术的难度系数。
此手术的顺利开展,也标志着华西医院胰腺微创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华西医院完成国际首例新辅助化疗后联合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合并人工血管重建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关推荐
- 川渝地区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 第九届“以学为中心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与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 新尚集团向我校捐赠1500万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 学校召开统一战线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 高分子学院李乙文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 让人造黑色素与聚多巴胺材料变得更黑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走进川大本科课堂
- 四川大学:铸魂育人上好“四史”教育课程
- 新春前夕学校领导走访慰问老领导、专家学者、老党员 统战人士和师生代表
- 【战疫纪实】华西二院援鄂临时党支部迎着困难带领医疗队投入抗疫救治第一线
- 我校华西口腔叶玲教授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 学校召开巡察工作会议暨第四轮巡察动员部署会
- 真情服务师生打通校园快递“最后一公里” 望江校区快递服务中心试运营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边疆地区非传统安全法治体系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
- 出版社与期刊社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学习贯彻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视频会精神
- 学校召开提高本科招生质量工作会
- 匹兹堡学院本科生深造率达83.5% 逾1/3获国际名校录取
-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 理科学院学习贯彻学校2021年工作布置会和“双代会”精神
- 《人民日报》关注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 我校获得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项立项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