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李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新型DNA探针用于扩大单碱基突变的检测窗口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的李峰教授团队在国际前沿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Expanding detection windows for discriminating 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 using rationally designed DNA equalizer probes”的论文。四川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四川大学-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王冠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峰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文章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探究了核酸单碱基突变的有效检测窗口,并创造性的提出了DNA Equalizer Probe这一新型核酸探针,能够在原理上改变检测信号与浓度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在大浓度范围内维持对单碱基突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效拓展核酸检测的有效浓度窗口。最终,利用该探针,成功实现了洪都拉斯农村地区的学龄儿童临床样本中寄生虫的同步感染检测和耐药性筛选。
李峰课题组长期以来围绕DNA纳米技术、DNA分子机器、及疾病体外诊断技术等方向开展了大量基础及应用研究,前期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CS Nano,CCS Chemistr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269-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学院李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新型DNA探针用于扩大单碱基突变的检测窗口
相关推荐
- 我校师生荣获2018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和优秀学生特等奖
- 第九届“以学为中心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与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 2019年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会议在我校召开
- 【梦想从川大起航】吴易阳:从匹兹堡学院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我校64门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深部岩石原位保真取芯与保真测试分析系统”项目启动会召开
- 我校与中国历史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华西医院刘进教授入选“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
- 【砥砺奋进的2018】我校建设“中国特色、川大风格”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坚实向前迈进
- 四川大学:红色文化融入青春血脉 深挖江姐“托孤遗书”精神内涵 培育新时代红色传人
- 推进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医科学院代表热议2021年度工作布置会和“双代会”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杂志发表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研究论文
- 名誉班主任谢和平院士与艺术学院书法班同学畅谈交流
- 【图集】“放飞梦想”四川大学青春歌会
- 学校召开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化工学院钟本和教授、郭孝东教授团队在顶级期刊Nano Energy上发表研究论文
- 水利水电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燚荣获“全国最美大学生”称号
- 【聚焦】各学院贯彻落实学校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
- 我校建环学院范海冬等人在位错塑性方面取得研究新进展
- 【聚焦】各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布置会精神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