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2018】笃行实干,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2018年,我校本科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扎实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实现了新的高质量突破。
★ 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8年12月2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8〕21号),四川大学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独立完成特等奖成果1项、二等奖成果1项,与兄弟高校合作完成一等奖成果2项、二等奖成果2项。谢和平院士主持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实现了自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更改奖项设置以来西南高校特等奖零的突破,表明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得到了高等教育届的广泛认可。
我校始终坚持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关键要有一流本科。十余年来,学校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汇聚优质资源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倾力办最好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我校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 “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成功召开,本科教育获高度认可
2018年6月20日,我校举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一流本科建设”论坛,150所高校主管教学副校长、31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汇聚川大,共同探讨如何全面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本科。
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李言荣校长在交流发言中以《以课堂教学革命为突破口 让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打造一流川大本科教育》为题,从课堂革命、强化师资、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助力“双创”升级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四川大学在本科教育中的经验和做法。
陈宝生部长等教育部领导和与会代表400余位考察了学校的智慧教学环境和华西医学教育,观摩了45位老师的公开课。陈宝生部长在下午的讲话中评价川大的教学“老师和学生你来我往启智慧、线上线下探真知、现实虚拟频转换、手脑并用练本领,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很受触动”。
教育部新闻办举行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走进四川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有关情况,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国与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分别介绍了学校学习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思路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会上发布了由我校起草并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同倡导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
会后,学校及时出台了《四川大学贯彻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举措》(川大教〔2018〕81号),落实会议精神。
★ 落细落小落实本科教学基础工作,顺利完成教育部审核评估
学校对此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校务会、专题会研究部署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夯实本科教学基础,认真做好迎评准备工作。目前已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2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口腔医学专业通过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国际认证;工程造价专业通过RICS国际评估;土木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和城乡规划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出台了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成立了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先后召开迎评工作动员会、布置会、推进会,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开展专业自评工作、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工作,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组建专家组交叉检查学院,走访机关部处及业务单位,全面全力推进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展示川大一流本科良好的水平和形象。
专家组进校后,听课看课52节,查阅38门课程的3416份试卷和27个专业的518份毕业论文(设计),深度访谈124人次,全面考察了四川大学本科教学情况,并对学校今后如何改进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程建平代表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多年来所取得的办学成绩,并围绕审核评估“五个度”标准对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实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组认为,四川大学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办学定位清晰。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打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征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奋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落细落实本科教育教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基本责任,深入研究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认真部署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创建一流本科教育不断探索。同时,学校还通过重奖激励和“双证”制度支撑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在经费投入与保障方面,学校建立了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优先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全面推进“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多年来,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持续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紧紧抓住课堂和考试这两个重要环节,全面实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全过程学业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试,推动本科教学发生深刻变革。学校还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全过程全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川大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顺利完成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后,学校紧密结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立即全面拉开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帷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召开意见反馈会后第二天,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张林教授组织教务处全面研究专家意见和建议,逐条梳理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该方案从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质量及学业挑战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系列整改举措。
全体校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领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精神,研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并对学校如何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决定由张林同志牵头负责梳理本科教学评估反馈会上专家的评估意见,教学工作队伍要根据专家审核评估意见开展教育工作专题讨论,校内各相关单位要以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
★ 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改革创新,亮点精彩纷呈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修订《四川大学关于“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选聘1545名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把生物科学拔尖班设立成“江姐班”,弘扬、传承川大“红色基因”。
新成立了“教学创客中心”,新设“教与学发展论坛”,举办了“本科教育创新大讲堂”等教学培训20余场,参与教师2200人次,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课堂革命与教学创新”分论坛,受到与会者热捧。
升级原有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打造通识模块核心课程212门;开设“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362门,新增《巴蜀文化》等47门上线开课,选课总人数超过177万人,《走近杜甫》《中国现代文学》《巴蜀文化》三门慕课获“最美慕课”。
出版了《挖掘创新潜能重构思维空间——四川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论文及试题集》等系列丛书。
新改造各类智慧教室106间,自主研发手机互动系统2.0,建成了互动式智慧教室403间,占比已超过80%。推进基于智慧教室的“一院一赛”,以“基于不同类型智慧教室的‘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创新”为主题,各学院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形成了“一院一赛”、比学赶帮超的火热场面。7个专业接受了认证专家组进校考察,使通过教育部认证或国际评估的专业达17个。
实施“大川视界”大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开展“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共计1317名学生赴亚、欧、美、非、大洋洲共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加98个项目的学习或实习实训。继续推行“国际课程周”,186名外教应邀开设204门全英语国际课程,组织32个学院开展36个国际交流营,受益学生约2万人次。
★ 创新创业教育再获佳绩,学生竞争力显著增强
新建34个实习基地,2975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准立项,17000余人次学生参与学科竞赛220余项,获省级及以上奖1800余项。升级打造了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双创一条街(“I创街”),建成5个大学生“双创”智能化自主实验平台和2个新兴学科智能化实验平台。首开为期20天的创业实践营,首拍6部《我的创新创业微视频》,《wowgo我行》和《华西合伙人》囊括教育部“互联网+我的创新创业故事暨微视频大赛”5个一等奖中的两个。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3金2银,获奖团队获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切接见。1925名优秀学生获2019届推免研究生资格;全部68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7名“双特生”及89%的吴玉章学院毕业生进入牛津等一流大学深造。
★ 教育教学改革引起广泛关注,全国同行纷纷来校学习借鉴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多角度广泛报道。教育部“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之四川行”,专门走访了四川大学,全面报道了川大建设一流本科的情况。9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四川大学:‘小课堂’撬动的‘大改革’”为题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1分35秒单条新闻专题报道。自2010年起,四川大学开展了“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年6月22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大学的召开更是对川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肯定。
学校成为调研学习的焦点,受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和兄弟院校的热切关注,自6月底以来,广东、宁夏等教育厅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300余所兄弟院校“考察调研团”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学习。学校各级领导20余次应邀在南开大学等高校和湖南省教育厅等本科教育大会及全国性教改论坛上做经验分享,兄弟高校高度肯定川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先进、推进举措切实可行、具备推广价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砥砺奋进的2018】笃行实干,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相关推荐
- 华西医院第一本SCI!《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正式被SCI收录
- 川大援鄂医疗队在湖北省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华西模式救治成效
- 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 我校冯小明院士获2020年度杰出教学奖、王仕锐校友获创新创业英才奖
- 我校科研团队已开展新冠病毒重组疫苗动物实验
- 生命学院刘建全课题组在Molecular Plant发文揭示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的分子遗传学普适模型
- 华西药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亚洲药剂学青年学者论坛暨亚洲药物制剂科学杂志青年编委会议”召开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培训班(技能提升专项)在四川大学开班
- 我校成立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
- 校领导赴青海省委组织部调研并看望我校选调生
- 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学校各单位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共诵经典 同传文化 四川省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留学生组展演活动在我校举行
- 川大学子在第十六届“挑战杯”省赛中荣获12项一等奖,捧得团体冠军“挑战杯”
- 学校召开“双一流”建设评估与总结会
- 数学“双一流”建设联盟研究生培养暨科研管理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百年正青春 奋进新征程——我校举行2022年新年晚会
- 学校组织学习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 彰显责任担当 贡献青春力量—我校学子踊跃参与寒假社会实践
- 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 学校顺利完成两轮全员核酸检测
- 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院士受聘为我校讲席教授
新闻公告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 我校“江姐班”学子登上央视舞台演讲“江姐在川大” 02-22
- 校领导带队检查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 02-22
- 学校新学期平稳有序开学 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秩序井然 02-22
高考招生
- 四川大学2018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7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5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6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3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4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12年普通类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四川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