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战“疫”| 武汉:尽遣精锐 攻坚重症救治
湖北战“疫”| 武汉:尽遣精锐 攻坚重症救治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围绕重症救治进行的医疗资源大布局已经全面开展,一场歼灭战也拉开了大幕。
调整病人结构,集中收治重症
“现在,武汉重症病例大概占到所有确诊病例和住院病例的18%左右。”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在湖北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这些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有共同特点:一是年龄比较大,二是有基础疾病,三是从发病到住院的时间比较长。
2月4日~5日,针对湖北省重症病例较多的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湖北省根据需要增加重症病例定点医院,进行集中救治管理,加强重症患者救治力量。紧随其后,在原有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3家重症集中收治医院的基础上,协调新开设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计划收治1000名重症患者。
2月5日凌晨,焦雅辉一行抵达武汉。“来了之后,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去重症集中收治医院进行调研,调整收治病人结构。原来,这些医院轻重症患者都有。经过协调,将轻症患者转到了其他定点医院,空出床位集中收治重症患者。”该局医疗资源处四级调研员王斐说。
床位相当紧张,是武汉的现实。方舱医院的出现,带来了希望。焦雅辉说,方舱医院是一个效率很高、成本又低的方法。方舱医院集中收治了大量轻症确诊患者,把医院有限的床位腾出来,用于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分类救治,提高了收治率,改善了治疗效果。
据了解,截至2月15日,武汉已经建设了9家方舱医院,床位近7000张,收治患者5600多名;集中收治重症病例的定点医院床位已经扩大到了5000张。
调集精锐,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区
“这类病人救治起来难度比较大,也比平时救治呼吸衰竭难度大。”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ARDS),与2003年SARS相比,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衰竭进展得更快,心脏受到的攻击也非常厉害。
床位解决了,救治又是一个考验。焦雅辉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调集了委属委管医院及各省高水平医疗队到重症定点医院,整建制接管病区。医疗队当中有院士领衔的团队,如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乔杰院士团队,他们都在临床一线指导开展重症救治工作。同时,在湖北省筹集相关抢救设备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委属委管和省级高水平医疗队将医院现有抢救设备带到武汉,如呼吸机、监护仪、ECMO等。
武汉市的非重症定点医院,则形成了网格化的管理模式。“组建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专家团队,专家每天巡回指导,对住院病人进行评估,及时筛查出重症病人,并转运到重症和危重症的定点收治医院。”焦雅辉说。
“在人员安排上,基本上是10张床配6位医生。原来,想让医生和床位比达到1∶1,床护比达到1∶4,但后来发现,难度很大。而且,救治方面提示,更多患者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进行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评估,开展生命支持治疗和护理治疗。因此,我们根据武汉的实际救治经验,适当调整了医生、护士和床位比例。”王斐说,每一支队伍必须有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人员,同时要有感染、心内、神内等专业的人员,通过多学科诊疗来保证患者救治成功率。
让医疗队迅速拧成一股绳
从第一批国家队队员到武汉,到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一场史无前例的支援在湖北省展开。
如何让四面八方的人不仅走到一起,还要拧成一股绳?王斐说,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每支队伍都要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管理方面,医疗队不但要发挥专业特长,还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虽然是国家层面派出的医疗队,但是到湖北后就要和当地医务人员一样,听从驻地医院、武汉市及各地的统一调度和工作安排。”
目前,在几个重症救治定点医疗机构,派驻的都是国家队和一些省的高水平医疗队。为了加强精锐部队的整合管理,国家层面要求各医院和医疗队进一步提高认识,重点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由驻地医院和医疗队共同组建重症患者救治联合医务处,二是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三是成立院科两级专家组。
王斐介绍,重症患者救治联合医务处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下,以“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为管理目标,以“共同协商、凝聚共识、步调一致、快速落实”为工作原则;设负责人1名,由驻地医院负责人担任;设联络人1名,负责与派驻武汉的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联络。
“医务处要摸清所管病区的情况,然后组织院科两级专家组,对其中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人进行评估,积极开展治疗。”王斐说,医务处作为串联组织,通过完善制度和专家组提供技术支持,把整个医疗工作组织起来。
面对重症救治这一最难啃的骨头,各方正在竭尽全力。让焦雅辉感到欣慰的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以武汉市最早的两家重症定点医院为例,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肺科医院现在的患者出院率已经达到30%~39%”。
(来源:健康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湖北战“疫”| 武汉:尽遣精锐 攻坚重症救治
相关推荐
- 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党委统筹协调 认真落实滞留湖北职工返京工作
- 协和毕业生战地快报2 寄语在校师弟师妹们
- 2018“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会议”成功举办
- 图片直击 ?院校援鄂抗疫医疗检测队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安营扎寨”
- 可利霉素作为“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获广泛关注
- 启迪思想 谋划方略? 形成共识? 加强协同 院校召开发展方略研讨会
- 喜迎建党百年 协力再谱华章 | 院校举行首次职工荣退仪式
- “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走进院校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首课报导
- 李立明书记听取党外人士意见
- 院校青年学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 院校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
- 传染病应急科技支撑中的超级尖兵——病原所杨帆研究员
- 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事件的声明
- 好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今日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 百年协和护理战“疫”篇章(七)万众一心 砥砺前行——协和护理人的前线抗疫日记
-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64期】 系统医学研究所马烽课题组揭示 STING负反馈调节DNA病毒识别受体IFI16分子机制
-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巡查工作
- 百年协和护理战“疫”篇章(二) 学者风范令人敬仰 守护方舱彰显价值 护理学院校友李红率领团队奋战在方舱医院纪实
- 王辰院校长会见新加坡医疗代表团
新闻公告
- 院校召开新提任机关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08-31
- 院校召开发展史编修领导小组会议 08-30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08-26
- 院校召开2021年秋季务虚会议 08-26
- 中国医师节 | 致院校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08-18
高考招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