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创新领航者——第一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决赛收官
致敬创新领航者——第一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决赛收官
2020年12月26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健康长寿创新大赛进行决赛,现场创新火花四射,智慧碰撞精彩。
背景:为了全球人类福祉
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辰院士在带队赴美考察,与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M)签署合作备忘录,肩负起“健康长寿全球大挑战”中国分区的组织责任,希望挖掘和激发国内的相关创新性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为全人类的健康长寿贡献东方智慧。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积极筹备国内比赛的同时,美国、日本等各个参赛国家也都在挖掘筛选本国的优秀创新项目,以展开国际性比拼。因此,第一届健康长寿创新大赛的获胜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在健康长寿方向的创新实力。
历程:三月三轮筛选路
2020年9月2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公开发布创新项目征集信息。全国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创新企业等踊跃报名参赛。经过严格的形式审查后,共有180个合格的项目申请进入初赛。
2020年11月11日,大赛启动初赛评审。经过客观公正的审评,共有50个创新项目晋级决赛。
2020年12月26日,大赛启动决赛评审,大赛将汇报人分为新技术组、新产品组、新理念策略组三个组别。围绕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四个维度兼顾英语流畅表述能力,50个入选决赛的创新项目以路演的方式展开PK,21位涵盖了医学、工程、投资、产业、政策等交叉专业的评审专家参与评审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王健伟教授在评审会议上表示,希望各位评审专家站在为国家争光的立场,从各自专业的视角严格把关,选出直面老龄化问题的优质创新项目。
新产品组评审
新技术组评审
新理念策略评审
未完:谁将为国争光?
经过激烈角逐,30个创新项目最终脱颖而出,成为“第一届健康长寿创新大赛”的获胜者,共享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提供的12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并获得前往美国参与全球比赛、角逐500万美元大奖的机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医学科学院将组织专家团队提供智库服务,为获胜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辅导。中国医学科学院还将搭建平台,为这些获胜项目对接医政产学研的合作资源,加速转化应用。
文图|科技管理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致敬创新领航者——第一届中国健康长寿创新大赛决赛收官
相关推荐
- 医院发热门诊:抗击疫情的防线
- 药植所党委召开2018年党建工作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 院校领导到输血所调研
- 院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考察医科院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指示要求
- 药物所召开“守正创新 讲好中国故事——中西合璧的桑枝生物碱研究” 学术研讨会
- 基础所院党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专题党课暨“七一”表彰大会
- 院校党建研究会课题喜获佳绩
- 院校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歌咏比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协和大内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疫情
- 王辰院士:建议把冷链作为新冠病毒重点的溯源线索
- “人民科学家”顾方舟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在宁波举行
- 北京协和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培训项目正式启动 我校79名教师将接受九个月的国际先进医学教学方法培训
- 协和毕业生战地快报——寄语在校师弟师妹们(三)
- 党建凝聚合力 携手脱贫攻坚——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党支部及院校党委联合开展交口村党建扶贫活动
- 呼吸病学研究院曹彬教授团队揭露重症COVID-19病程、死亡危险因素及排毒时间
- 王辰院士:全球确诊破百万 方舱医院或为应对良策
- 院校召开2021年度人才工作推进会议
- 王辰院校长到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调研
- 制定诊疗规范 ? 建立三级网络 协和模式解决中国女性“盆底危机”
- 《健康报》:武汉战疫非常之举,方舱医院“实战”两周,患者收治要“应早尽早”
新闻公告
- 院校召开新提任机关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08-31
- 院校召开发展史编修领导小组会议 08-30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08-26
- 院校召开2021年秋季务虚会议 08-26
- 中国医师节 | 致院校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08-18
高考招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