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中国的科研复兴
柳叶刀:中国的科研复兴
文艺复兴是一个大破大立的时代,人类在知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中国科学也在经历自己的“文艺复兴”。本期《柳叶刀》社论对中国科研发展给予厚望。文章提出,眼望世界的中国可以通过促进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协同合作来扩大其科研复兴的影响。惟其如此,中国的科研影响力才能达到最大。现全文转载如下:
本期《柳叶刀》封面人物是列昂纳多·达·芬奇,我们以此纪念这位巨人逝世500周年,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鲜明的面孔之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大破大立的时代,人类在知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进步也伴随着颠覆性的巨变。变革的端倪在帕多瓦大学等早期大学中已经初现,学者们编纂医学典籍的工作引领了思想之新风。1453年,达芬奇刚满一岁,此时的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奥斯曼铁蹄之下,拜占庭帝国从此成为历史,这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秩序,也为人类开拓出更广阔的的视野。15世纪中叶的欧洲初识印刷的威力,新的技术让思想传播得更快、更远。文艺复兴虽与今世已有数百年之隔,但两个时代弥漫的气息却不无相通之处:人们都对未来充满不确定,而不少今人也如古人一样,忧虑着变动的世界秩序中的权力平衡。
文艺复兴的繁荣得益于赞助制(投资方式的一种)。赞助制促进了新发现的产生,也激发了人们在变革的世界中对个体及国家进行反思。如今,中国科学也在经历自己的“文艺复兴”。中国政府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科研发展等科研优先政策,彰显了科学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科学家得到了尊重。大量投资使政策得以落实。经合组织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科研投入高达4430亿美元,仅次于世界第一位的美国(4840亿美元)。结果掷地有声:中国研究者2018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总量居世界首位,预计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论文引用量仍会高居世界前列。
中国在计算机及诸多自然科学领域引领前茅,但在医学领域的科研影响力则较为有限。仅以《柳叶刀》期刊为例,中国作者的投稿量仅次于美英,位居全球第三位,但中国作者主导的研究却仅有极少一部分可堪发表。在中国研究数量和质量普遍提升的背景下,不远的将来便可能有医生靠临床上更为敏锐的洞察力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同时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也计日可期,好问题配以新方法,中国医学成果的发表很可能独领风骚。中国科研的强项有遗传学、人工智能及传统医学等。中国的疾病负担也推动着一系列研究,癌症、高血压、呼吸疾病和环境卫生方面的研究便是几个典型。此外,中国虽地大物博,资源却分配不均。如何改革医疗服务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全民医疗保障?相关研究亟待开展。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也是一大难题,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亦然。因此中国的解决方式可以启发世界,而其他地区的经验也能助推中国慢病之解决。
不过,在有些人看来,中国科研的障碍仍然存在。这些障碍来自于外界对中国管理松散、行为不端和干扰的报道,而对于中国的无知、偏见和恐惧又加剧了这些外界报道的影响。要消除外界对于中国这些态度的障碍至关重要,因为这些障碍只会怂恿人们孤立研究、拖延创新,而且不利于对病人的医疗护理。为了保证医学研究的价值和透明度,所有国家都应该强化科研机构的治理,不仅要保护参与者,还要捍卫科学的整体性。国家对科学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科学的看法。杰出的科学研究能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但也时常伴随颠覆性的后果。文艺复兴时代科学家伽利略的经历便是明证:当科学发现与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时,冲突在所难免。任何阻碍科研透明、扭曲激励机制或有损科研独立的行为都会造成偏见,而偏见往往与科学为敌。一个好的出路便是加大开放,通过不同国家科研工作者间的合作使科研更开明。合作会打破壁垒,促进研究结果广为应用,同时建立互信机制。
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的好处不仅限于科学。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物理学家之间保持了学术交流并互相尊重文化意识,这有助于两国关系的缓和。同样地,医学应该是研究者们可以保持交流的安全领域。各国间的差异或许会造成疏远,但医学却有能力团结世界,各国的临床工作者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们都有共同的目标,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分享数据和思想、促进医学发展不会让这个国家容易受到伤害,而恰恰是一个国家科研活力的体现。
眼望世界的中国可以通过促进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协同合作来扩大其科研复兴的影响。惟其如此,中国的科研影响力才能达到最大。各国科研工作者如能通力协作,联合在一所“世界大学”之中,那么一个地区的医疗进步也会推动整个世界的研究进展。
(柳叶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柳叶刀:中国的科研复兴
相关推荐
- 药生所举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专题课
- 院校召开统战干部工作会暨专题培训
- 科学济人道,百年协和魂
- 不忘初心 不负韶华——输血所党委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 阜外医院全面落实监督责任 保障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执行到位
- 输血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 护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
- 王辰院校长与院校优秀青年人才代表座谈
- 我校客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解剖教学主任 Rizzolo 参与疫情防控期间人体解剖课线上教学
- 基础所院党委召开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
- 微循环研究所召开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学习活动
- 为师生保驾护航 为院校守卫平安
- 天津市卫计委到血研所进行行风建设现场督导
- 血研所依马秀夫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并受邀国庆阅兵式观礼
- 李克强主持会议部署错峰返程和疫情防控
- 英国卫生大臣Matthew?Hancock代表团一行访问院校
- 院校党委举办2018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级新生代表杨逸成发言
- 北京协和医学院隆重举行201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新闻公告
- 院校召开新提任机关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08-31
- 院校召开发展史编修领导小组会议 08-30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08-26
- 院校召开2021年秋季务虚会议 08-26
- 中国医师节 | 致院校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08-18
高考招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