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基本概念: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同时帮助学校找出弱项或者差距,指出改进医学教育的方向,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指标体系
本次临床专业认证将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08/2016)》为标准;内容包括宗旨和结果、教育计划、学业成绩考核、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持续改进等10方面;结论包括通过认证(有效期3-8年)、不予认证。
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根据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为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医学教育标准,教育部医学教育研究基地于2014年成立了“中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战略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课题组根据国际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十年来积累的认证经验,对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2008版)》进行全面修订,最终形成《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
原则:保证认证过程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依据学校呈报的认证材料,重点考察学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办学定位、教育目标、办学过程、办学效果及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情况。强调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的规范性和权威性,在广泛收集客观证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得出认证结论建议。
目的:促进专业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信誉;促进医学院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促进学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与国际医学教育的衔接,建立起国际认可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内认证体系。
意义:更新教育理念,促进真正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念的形成,保证受教育者的权益得到更好地体现;全面客观地“诊断”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帮助质量欠佳的院校制定努力奋斗的目标,不断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被认证的专业及其学校在同行业领域、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建立比较客观公正的教育质量信誉度;为政府进行教育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为学生进入专门职业就业获得职业资格提供质量保证;为考生择校、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参考信息。
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机构
全国高等院校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由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工作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认证专家组接受工作委员会委托,实施认证前期考察、认证现场考察及回访。认证现场考察专家组由7-9人组成,其中设组长1人,必要时可设副组长1人;另设秘书1-2人,项目管理员1人。
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过程
1. 学校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提交认证申请,填报临床医学专业质量监测数据。
2. 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根据临床医学专业质量监测数据及认证申请资料,确定是否同意学校的认证申请或组织前期考察。
3. 同意学校认证申请后,工作委员会组建认证专家组并征求学校对认证专家组组成的意见。
4. 学校依据认证标准撰写自评报告,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提交自评报告。
5. 认证专家组依据认证标准对学校进行认证现场考察。
6. 认证专家组集体讨论认证现场考察的初步意见,形成初步认证报告。认证专家组成员以记名投票的方式提交对认证结论的建议。由组长根据讨论结果确定认证有效期内提交进展报告的时限。
7. 认证专家组完成认证报告,征询学校意见后,正式提交工作委员会审议。
8. 工作委员会将以书面形式将认证结论通知接受认证的学校。
9. 通过认证的学校按照要求,每年常规更新临床医学专业质量监测数据,按要求向工作委员会提交进展报告。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审读进展报告并视情况组织回访。工作委员会根据学校进展报告及回访情况,可撤销认证结论及有效期,并报教育部备案。
10. 学校在认证有效期限(未延长的)结束前半年提交综合报告。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审读综合报告(可视情况组织回访),工作委员会依据专家意见决定是否延长期限或重新认证。认证期限只可延长1次,均延长4年,认证期限累计最多不超过10年。
文|教务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基本知识
相关推荐
- 院校举办统战干部培训班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年献词
- 居家隔离如何更科学?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说明白了
- 天津市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暨院所再生医学诊疗中心正式成立
- 全国政协委员肖苒:建议加强医疗美容从业人员管理
- 院校曹雪涛院士团队科研成果入选2018年 “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 ?第53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 —2019肿瘤免疫研讨会”在基础所召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移动P3检测队增派6名队员驰援吉林
- 院校领导到出版社支部讲党课?
- 九三学社中国医学科学院委员会获九三学社中央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 生命可逝 唯爱永存 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答记者问摘录
- 院校召开2021年度人才工作推进会议
- 我校支援贵州医科大学 举办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签约仪式举行
- 全国政协委员张澍:加强中青年健康管理
- 院校领导到阜外和肿瘤两家医院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 疫情情防控期间,积极推进组织胚胎学网络实验教学
- 方舱医院收治哪些病人?特效药有好消息吗?白岩松连线王辰院士
- 院校经管人才(一期)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首次集训
- 201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颁奖 曹雪涛院士主持的 “炎症性免疫反应的新型分子与细胞机制” 项目获奖
- 【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进展快报】第41期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高磊研究员团队 在结核潜伏感染干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新闻公告
- 院校召开新提任机关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08-31
- 院校召开发展史编修领导小组会议 08-30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08-26
- 院校召开2021年秋季务虚会议 08-26
- 中国医师节 | 致院校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08-18
高考招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