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恒河猴康复后短期内不会再次感染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恒河猴康复后短期内不会再次感染
2020年7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秦川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Primary exposure to SARS-CoV-2 protects against reinfection in rhesus macaques”论文。该研究基于COVID-19的恒河猴模型,阐述了SARS-CoV-2感染恒河猴引起的疾病特征及免疫反应,初步证明SARS-CoV-2感染的动物康复后,机体免疫反应可在短期内保护动物免受再次感染。
早在2003年和2014年,秦川团队先后建立了SARS-CoV和MERS-CoV感染的恒河猴模型。在此次新冠疫情中,该团队率先建立了COVID-19的恒河猴模型,其特征是间质性肺炎和病毒在以呼吸道为主的器官内的复制。该模型模拟了SARS-CoV-2感染的致病性,在实验室再现了病毒感染和致病的动态过程,加深了对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认知,促进了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
有报道指出,SARS-CoV-2感染的康复病人出院后,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引发了公众对当前疫情防控策略的担忧。针对康复患者是否有“再感染”的风险问题,秦川教授团队用相同毒株对康复后的恒河猴进行了再次感染。
研究证明,康复后的恒河猴再次接种新冠病毒时,动物体内未检测到病毒复制,肺组织等器官也未见病理损伤及病毒抗原,推测SARS-CoV-2初次感染引发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可能会保护恒河猴免受再次感染。相应地,初次感染后康复的恒河猴也未出现复发。
上述研究对于康复病人愈后管理、康复病人血清用于临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疫苗研发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疫苗有效性评价确立了动物模型指标,为推动疫苗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新冠病毒感染恒河猴康复后短期内不会再次感染
相关推荐
- 中国医学科学院华西研究基地召开首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 百年协和护理战“疫”篇章(二) 学者风范令人敬仰 守护方舱彰显价值 护理学院校友李红率领团队奋战在方舱医院纪实
- 北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基础所召开
- 入党一生一次 在党一生一世 | 院校机关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 院校召开院感防控专家组工作交流会
-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传递青春正能量 院校志愿服务项目交流会成功举办
- 中国医学科学院完成2020年学部委员选聘工作
- 院校领导国庆中秋节前慰问在校师生员工并开展安全检查
- 基础所院党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 血研所召开党员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
- 院校召开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与核心基地建设数字化支撑工程(一期)项目试点工作会
- 出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派出21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 2019年院校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班顺利召开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援鄂抗疫医疗检测队再出征
- 第十三届全球防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大会在京召开发布首个全球防控慢性呼吸病行动宣言
- 协和产业沙龙01期—计算医学
- 为他们点赞!中国医学科学院所属5家所院225名人员紧急承担北京核酸检测及采样任务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防控科技攻关”立项工作
- 病原所纪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 血研所周家喜/石莉红课题组合作揭秘人类巨核细胞发育机制
新闻公告
- 院校召开新提任机关处级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08-31
- 院校召开发展史编修领导小组会议 08-30
- 抗耐药结核新药OTB-658启动临床试验 08-26
- 院校召开2021年秋季务虚会议 08-26
- 中国医师节 | 致院校全体医务工作者的慰问信 08-18
高考招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本、专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