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 > 新闻公告 >

四校国际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在医学部举行

2018-08-29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8月18日-26日,2018年国际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Summer Research Institute)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举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 KEIO)、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KCL)、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Karolinska Institute, KI)、北京大学医学部(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PKUHSC),以及来自国内其他双一流高校联盟院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50余名师生参加了2018 四校(PKUHSC-KEIO-KCL-KI)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国际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本期暑期学校的主题是“慢性炎症”,内容包括教授讲座、国际论坛和实验室轮转。

8月21日,作为本期科研暑期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慢性炎症的机制及应对措施”国际论坛在医学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举行。该论坛的开幕式及上午半场由医学部副主任张宁主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致辞。詹启敏回顾了四校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的历史,赞扬了该项目既往6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参与的教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本期暑期学校的平台,促进慢性炎症领域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慢性炎症机制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步。

?
詹启敏致辞

论坛的主题报告人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肝病研究所副所长刘玉兰教授,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高占成教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人类与应用生理学中心主任Stephen Harridge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Hideyuki Okano教授。医学部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明教授主持了该国际论坛的下午半场。该论坛吸引了包括暑期学校的中外学者、学生以及其他医学部师生近80人参加。

?
主题报告

8月20和22日,四校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关于慢性炎症的学术讲座也在医学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举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 Masato Yasui教授,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胃肠及肝脏病学Takanori Kanai教授,庆应义塾大学药理学系Mariko Chikuma副教授,Stephen Harridge,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医学研究所、老年精神病学系Angela Hodges博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韩晶岩教授、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孔炜教授、免疫学系黄晶副教授分别就各自领域慢性炎症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精彩演讲。学术讲座由医学部国际合作处处长孙秋丹、韩晶岩和Mariko Chikuma主持。

8月23-24日,科研暑期学校还安排了一天半的实验室轮转以及半天的学生科研报告展示与评估。参与的同学们认为本次科研暑期学校拓展了他们在炎症相关领域的科研视野,使他们学习到了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对中西医结合在炎症领域的应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
结业仪式

四校国际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

科研暑期学校是一种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国际通行教育模式。自 2012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KEIO)、英国伦敦国王学院(KCL)、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KI)开展了四校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项目,将讲座、实验室轮转、学生科研展示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模式。该项目每年举办一次,于每年7-8月份在四校之间轮流举办,暑期学校的主题主要根据承办学校的学科特色及当前研究热点而定。2012—2017年的主题分别是是神经科学(2012,KEIO)、免疫学分支——纳米医疗(2013,KI)、肿瘤(2014,北医)、心血管疾病(2015,KCL)、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疗(2016,KEIO)、脑衰老(2017,KI)。

每届科研暑期学校的交流学习安排主要包括1周的讲座(lecture)、1-3周的实验室轮转(lab rotation),中间穿插研讨会(seminar)、工作坊(workshop)、学术报告会(symposium)、参观(field trip)、文化体验(culture exposure)等,每所学校均派出5-10名师生参加。此外,主办单位提供数个相关科研领域的实验室供学生选择,参加轮转。

六年来,该项目深受参与师生的好评,促进了各院校间科研及教育交流合作。

编辑: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四校国际联合医学科研暑期学校在医学部举行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