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非青年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主席回信精神
6月2日,在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埃塞俄比亚籍留学生汉娜·格塔丘同学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向习主席汇报了自己参加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感悟,并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中非青年交流等提出了看法和建议。8月28日,习近平主席给汉娜·格塔丘同学等参加“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的青年代表回信,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勉励他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努力。习近平在信中指出: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国青年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9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召开。我将同非方领导人共商新形势下中非友好合作发展大计。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非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来。希望你们加强文化交流、心灵沟通,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支持中非团结合作,同26亿中非人民一道,为传承中非传统友谊作出贡献,为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努力。
习近平给北大非洲学生回信的消息传回北大,给北大师生,尤其是非洲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8月29日晚上,来自北京大学本部和医学部、北京语言大学的中非青年学生,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从事非洲研究的专家学者聚集到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学习共享空间,共同观看新闻联播,并围绕习近平的回信精神进行热烈讨论。
麦雅琪(MAMDOUH HUSSEIN ELSAYED,PASSANT)、门杜(MENDO'O,JOSEPH OLIVIER)等非洲留学生就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加,汉语逐渐成为许多非洲国家学生的重要外语,了解中国文化成为许多非洲国家的重要目标。希望自己未来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北大求学所得,为推动两国乃至中非青年交流发挥绵薄之力。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一个经济强国,这其中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也值得非洲国家学习和借鉴。同时,中非青年也可以作为非洲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中非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和社会活动中的交往非常重要,并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北京大学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们也就习近平的回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认为,“一带一路”是共建的国际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中国青年和国际青年完全可以在“一带一路”这个实践平台上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是长期的,青年的成长也是长期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青年命运共同体,他们将是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阿拉伯语系教授付志明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非洲作为在历史上对新中国给予最重要支持的地区,一直是中国人民最友好的朋友。青年是未来,是连接现代与未来的纽带。北京大学是招收和培养非洲青年学生的重要园地,培养出多名非洲的总统及部长级高官、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他们为中非友好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加强中非学生之间的沟通,让中非青年成为心连心的朋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程莹结合自身经历谈了青年学生和研究者如何了解和研究彼此的文化,她表示,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进行交流,我们就能增进对彼此文化和社会的了解,也有助于破除误解和刻板印象。政府管理学院外事科研办公室的李博老师介绍了本院承办的商务部援外项目——“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硕士项目”,也分享了自己与本学院非洲留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感受,非洲的留学生的热情开朗深深感染着她。
在场的中国学生也发表了他们的感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孙威、硕士生于舒婷提到,中非青年之间的交往是未来中非合作的基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非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来。中非青年应延续传统友谊,共同努力,共同实现中国梦、非洲梦和青春梦,为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文/校报记者郑方圆、王瑞)
相关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接收和培养了来自非洲大陆各国的留学生,涌现了包括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Mulatu Teshome)在内的一批知名校友。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有600余名来自非洲各国的同学在北大求学,其中有多名学生前后多次在北大学习,获得了两个或三个学位。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非洲学生来校求学人数有了明显的增长。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主持南南合作圆桌会议时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16年4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在北京大学成立,并吸引了众多来自非洲各国的优秀青年骨干前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7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给南南学院首届硕士生回信,鼓励毕业生成为各自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者。
目前,北大共有来自非洲28个国家的108名留学生在校,学习经济、管理、国际政治等专业,遍及17个院系,主要为攻读本、硕、博不同层次的学位生,也有少数学习汉语、短期进修的进修生。
在同非洲交流方面,北大曾多次接待非洲国家元首及政要来访,包括南非总统曼德拉、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等。北大与埃及开罗大学、坦桑尼亚达雷斯萨拉姆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等非洲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伙伴关系。学校领导和学者也曾多次出访非洲,推动开展中非学术交流。
摄影:李香花
编辑:山石
责编:凌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大学中非青年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主席回信精神
相关推荐
- 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雷德芬·西蒙教授访问北大地空学院
- 化学学院刘虎威/白玉课题组在疾病生物标志物的质谱超高灵敏检测和成像新方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地空学院和城环学院联合开展纪念高君宇同志诞辰122周年主题教育活动
- 2018年度“北京大学科研管理课题”评审会暨科研管理工作交流会召开
- 社会学系“师说”活动第二期举行
- 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Winkelmann一行来访北大人民医院
- 地空学院张立飞课题组在俯冲带深部碳循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榴辉岩中发现非生物成因的CH4,为“俯冲带加工厂”生成碳氢化合物提供关键性证据
- 【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北大人】之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 信息学院刘譞哲副教授获2018年度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19)举行
- 北京大学党政领导干部参加2018年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视频会议
- 北京大学举办第五届“北阁对话”年会
- 德国联邦教育及科技部(BMBF)专家团访问北京大学
- 中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委员会正式成立
- 北京大学多项成果获“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 勺园探索后勤育人新途径,多措并举助力素质教育
- 两所最“高”学府学生同上一堂课——北大中文系和藏大文学院试点同步课堂开课
- 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罗伯特·E·卡恩访问北京大学
- 快来认识一下!这对双胞胎“萌新”
- “口腔医学数字技术研究与应用联盟”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成立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