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19)举行
2019年1月5日,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19)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超大城市与区域治理现代化”为主题,设主会场和三个专题论坛。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等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冯长春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朗朗和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淼先后致辞。蒋朗朗肯定了论坛主题,希望首都发展研究院依托北大多学科优势,整合资源,发挥好智库作用。张淼代表首都高端智库理事会、社科联,肯定了2018年首都发展研究院承担的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大研究任务,形成了促进金融集聚区减少求进、支撑首都减量发展需考虑集体建设用地进一步“瘦身”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希望首发院能够整合校内智库资源,产出更多回应时代关切、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论坛发布了《2019首都发展报告:社会治理研究》和《2019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两本新书。科学出版社总经理彭斌表示,科学出版社与北京大学首发院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2014年开始持续出版“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和“首都发展报告”,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首发院副院长万鹏飞、院长李国平分别介绍了两部报告的核心观点与内容。

蒋郎朗,张淼,彭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大首都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开忠,北京市发改委副巡视员、北大首都高端智库副理事长王颖捷等为“首发智库青年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和“北京大学博士生首都发展研究资助项目”获资助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和立项证书。


李国平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参事、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杨开忠,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中心主任方创琳教授,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日本筑波科技城建设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启示”“中国全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逻辑”“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重大问题的科学探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
仇保兴总结了筑波建设过程中的九大教训、十大经验,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提出七项建议,包括搬迁到新区的优惠激励政策明确落实,快速轨道交通尽快启动建成,新区协调机构的高规格与务实运行,搬迁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基础设施贯彻绿色低碳微循环理念,通过立法减少新区建设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为新区提供更优质的公共资源和更优惠的政策等。
杨开忠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全球城市战略性变迁的四个阶段,指出新时期中国全球城市正在发生核心化、网络化、知识化和消费主导化的四大战略变化。基于新空间经济学,他介绍了地方品质的概念,认为地方品质包括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实体环境和基础设施四方面,提出新时代全球城市发展的新逻辑:地方品质驱动模型。

方创琳利用翔实的数据和缜密的逻辑,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代谢效率和环境压力,指出近35年来京津冀城市群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负荷压力不断加大。他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从建好京津冀一体化、京津保高度一体化和首都通州雄安同城化三个金三角以及建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两个功能区入手。

武义青从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二者关系出发,指出高质量发展应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他提出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把提高绿色TFP作为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下午,“首都发展与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青年学者论坛”三大主题分论坛举行,每个主题论坛包括主题报告和参会论文交流两个版块。与会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超大城市与区域治理、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京津冀跨区域治理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发展战略展开研讨。“首都发展与治理”主题论坛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林坚教授、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任主任赵莉教授主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论坛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蔡满堂、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彭文英教授主持;“青年学者论坛”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波副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霄泉副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卢明华副教授为论文进行了点评。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是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起并主办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2019年新年论坛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区域科学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协办,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日报、《前线》杂志社、中国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城市报、中国经营报提供媒体支持。(文/新闻网学生记者 孙福月)
摄影:王天天 新闻网学生记者龙木杉
编辑: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19)举行
相关推荐
- 2018VR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
- 现代桂剧《赤子丹心》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
- 第31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集训在北京大学举行
- 蔡奇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组织师生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做客北大经济学院“诺奖得主面对面”学术讲座
- 力学缘 力学情——北京大学力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书籍《师道心语》出版
- 北大英雄,榜上有名!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离汉抵京
- “冬暖国关,薪火相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首届职业发展论坛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党支部开展爱国学习交流活动
- 北大校办产业2018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举行
- “好久不见,欢迎回家”——北京大学第二批毕业生返校
- 北大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贺贤土院士获小行星命名殊荣
- 林毅夫主讲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报告会
- 北京大学发布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实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高
- 中美专家论坛在深举行 助力大湾区创投稳步发展
- 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一行访问北大
- 【回眸40年:《人民日报》看北大】1991:北大千余名学生申请入党
- “幸福溢家讲席教授”项目捐赠仪式举行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