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和宋晨研究组及合作者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发表机械力敏感OSCA通道结构及机制研究
2018年9月6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陈雷研究组与定量生物学中心宋晨研究组及合作者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发表题为《对机械力敏感的OSCA通道的结构》的论文。该项研究鉴定并解析了机械力敏感的非选择性离子通道OSCA高分辨率(3.5?)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OSCA通道的组装模式,并通过突变体的电生理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推测了该通道可能的工作机制。
机械力是一种能够被生物体感知的、重要的物理信号。常见的机械力感受过程包括听觉和对触摸的感知等等。生物体是通过各种机械力感受器来感受机械力的。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就是一种在所有生命体内都存在的重要的机械力感受器,它们可以把机械力这种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进行传递及引发下游生理反应。根据机械力的感受机制,人们把这些离子通道分为两大类:感受膜传递的机械力(比如Piezo,K2P,MscL等)及感受细胞骨架传递的机械力(比如NOMPC)。有些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和渗透压感受及应激相关,比如细菌中的MscL等通道。在2014年,两个研究组独立地发现拟南芥中的OSCA1.1及OSCA1.2通道与植物渗透压的感受相关,并且记录到了高渗引起的全细胞电流和钙内流。本项研究正是在该基础上开展的。
本项研究的作者们首先发现高渗引起的OSCA1.1全细胞电流很小,不便于重复刺激和长时记录,进而尝试用负压激活的方式来刺激通道。幸运的是,作者们发现在inside-out膜片钳记录电极内施加负压可以获得较大的、稳定的OSCA1.1依赖的电流。进一步,为了研究OSCA感受机械力的模式,作者首先用可以抑制NOMPC电流的微管多聚抑制剂来处理inside-out记录膜片,发现电流变化不大。相比之下,加入锥形磷脂Lyso-PC则能够有效地使通道易于开放,进而证明了该离子通道是通过感受膜传递的机械力而激活的。作者们随后通过冷冻电镜的方法解析了该通道在3.5?的结构。该结构清晰地显示了OSCA1.1通道是个同源二聚体,每个亚基有11个跨膜螺旋。令人惊讶的是该通道M1-M10跨膜螺旋的结构与TMEM16家族蛋白的结构很相似,但没有序列同源性。TMEM16家族成员包括了著名的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TMEM16A)及钙离子激活的磷脂翻转酶(TMEM16F)等。但在TMEM16家族中保守的钙结合位点在OSCA中并不保守。OSCA通道的电子密度显示,每个单体亚基内有一个凹陷,而该凹陷的位置正好对应于TMEM16A通道的孔道区的位置。作者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有机械力刺激的条件下,该区域有变大的构象变化。据此,作者们推测了OSCA孔道区的位置。随后,作者筛选到了两个位于该区域的OSCA突变体可以改变单通道电导,进一步验证了对孔道区位置猜测的正确性。此外,作者们又鉴定了拟南芥中的OSCA3.1蛋白是一种可以感受更高压力范围的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并解析了其分辨率为4.8?的结构,该结构和OSCA1.1 通道的结构极为相似。通过序列比对及突变体功能分析,作者们发现了OSCA3.1与OSCA1.1在M0上的两个不同的氨基酸可能与其感受不同的压力范围有关。最后,作者们通过与TMEM16A通道不同门控状态下结构进行比较及突变体的电生理记录结果,发现了M6螺旋可能在OSCA响应机械力而开放的过程中发生了与TMEM16A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作者们提出了该新型机械力敏感的离子通道的工作机制模型。

拟南芥中的OSCA1.1通道在外加压力的刺激下可以被激活而产生电流。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显示该通道是一个二聚体,每个亚基的跨膜螺旋围成了供离子通透的孔道。
OSCA隶属于TMEM63家族,该家族广泛分布于真菌、植物、动物及人体。OSCA通道机械力敏感性质的鉴定对于进一步研究TMEM63家族蛋白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听觉相关的TMC通道与TMEM16A通道结构有相似性,OSCA通道结构与功能研究对于TMC通道的进一步研究有促进意义。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陈雷、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宋晨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志强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原陈雷实验室实验员章明锋为本文第一作者,王大力、康云路、吴惊香、姚富强和潘成芳参与了此项工作。 该工作冷冻电镜数据采集在上海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及北京大学电镜室完成,数据处理获得了北京大学CLS计算平台及未名超算平台的支持。此外,生物物理所冷冻电镜平台在前期的工作中给予一定支持。本工作获得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千人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的经费支持。作者吴惊香先后获得了CLS博士后和博雅博士后奖学金的支持。首都医科大学张晨教授在该工作初期提供了电生理实验台的硬件支持,北京大学钟上威研究员提供了拟南芥的全cDNA,宾夕法尼亚州Ren Dejian教授提供了TPC基因作为分子量对照。
编辑:山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雷和宋晨研究组及合作者在《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发表机械力敏感OSCA通道结构及机制研究
相关推荐
-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全球视野与国际语境”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18年学术年会
- C9高校“双一流”建设研讨会暨北京大学与山西省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 北京大学召开2021年专家学者新春座谈会
- 会议中心真情服务迎新生
- 教育者的幸福之道——刘玉村为经济学院教职工作健康讲座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Mario Molina教授访问北京大学
- “首届古典语文学青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
- 第二届“北京大学中东地区发展论坛”召开
- 2018“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揭晓 北大医学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奖
- 【特稿】合为发展 融则共赢——北大医学的故事
- 北京大学召开寒假疫情防控及春季学期准备工作部署会
- 医学部代表团出访德国、瑞典
- 化学学院刘虎威/白玉课题组在疾病生物标志物的质谱超高灵敏检测和成像新方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2018年“中国保险业发展”圆桌论坛暨《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2018》新书发布会举行
- 【用我智慧奉献爱】草原之上 爱如星光——记“Eye在内蒙”项目发起人施瀚
- 医学部举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 北京大学2020届毕业生返校工作启动
- 第六医院院际合作院长论坛暨第三届深圳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会议召开
- 【回眸40年:《人民日报》看北大】1985:著名高等学府呈现学术繁荣局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一行来北大调研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