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课题组研究成果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
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团队在国际临床肿瘤顶级杂志Lancet Oncology(《柳叶刀-肿瘤学》,影响因子36.4)上,发表了题为“口服砷剂联合维甲酸与静脉砷剂联合维甲酸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白血病:III期随机对照、非劣性研究”(Oral arsenic plus retinoic acid versus intravenous arsenic plus retinoic acid for non-high-risk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a non-inferiority,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的论著。
论著介绍了“口服砷剂和维甲酸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Ⅲ期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成果,证实“不输液、不化疗”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非高危APL治疗新时代提供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病凶险的恶性血液病,单纯依赖化疗患者复发率高,总体生存不足一半。维甲酸与砷剂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中国原创研究成果推广全球的典范,根治率达到90%以上,其中非高危组占APL患者80%以上。
此前,黄晓军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前瞻临床试验证实口服砷剂和静脉砷剂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成果发表于2013年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临床肿瘤学》(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26.3)。在此基础上, 黄晓军研究组通过不要传统的化疗药物、不输液、缓解后不用再住院的创新性小样本前瞻队列,在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以通信letter形式发表于201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79.2)。
为进一步证实这种创新性治疗方法的有效性,黄晓军牵头全国14个中心开展的多中心、非劣效、开放性、随机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ChiCTR-TRC-13004054)。试验入组109例成年非高危组APL患者,2:1随机至“口服组”(口服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和“静脉组”(静脉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进行诱导和巩固治疗。“口服组”2年无事件生存率97%,“静脉组”为94%,证实了“口服组”疗效并不劣于“静脉组”;全口服药物方案可以治愈非高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无需常规化疗。
上述成果在国际上为“不输液、不化疗、仅用两个口服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提供了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更为简便、避免化疗带来的多种副作用,节省了患者住院日超过4个月,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该项研究使得我国APL的研究稳居国际第一方阵,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关键力量。本文通讯作者为黄晓军教授,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项目联合资助。(文/陈月)
附:作者简介

黄晓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兼任亚太血液联盟常委会主任、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常委会委员、国际白血病比较研究组织(IACRLR)全球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等国家课题;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40余篇,包括New Engl J Med、Lancet Oncol、J Clin Oncol、Blood等,入选2014-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医学);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任《中华血液学杂志》总编辑;血液Top 10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副主编;Blood等编委。
编辑:山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黄晓军课题组研究成果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
相关推荐
-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举办选调生成长历程分享会
- 北大医院儿科举办2018年全国小儿心血管学习班
- 北大医院主办“肿瘤化疗输液港植入技术及并发症处理”培训项目
- 【2018迎新】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举行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
- 医学部举行2017-2018学年度学生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表彰大会暨新年文艺演出
- 北大师生热议全国两会开幕
- 邱水平调研后勤系统
- “中国数字金融研究联盟”在北京大学成立
-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走进北京大学
- 北平大学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议召开
- 北京大学举办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
- 蔡奇在北京大学主持召开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初为人师、共话成长——校工会举办新入职教职工座谈会
- 孙祁祥在2018中国计算机大会作特邀报告
- 北京大学春季学期线上开课
- 教发中心举办教师教学培训项目研讨暨培训专家聘任会
- 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校长来访北京大学
- 工学院李法新课题组论文再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一等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举办“爱国励志新青年,求真力行新时代”——第31期党的知识培训系列活动之第一次集体讨论
- 梅宏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闻公告
- 中央第六巡视组向北京大学党委反馈巡视情况 09-05
- 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 08-30
- 北京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 08-20
- 北京大学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08-06
- 芯怀天下 集成梦想——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07-16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7-01
高考招生
- 北京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招生章程(2013) 08-05
- 北京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