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讲座第十八讲 :黄锷院士分享海洋现象研究成果
本站讯 6月13日下午,中国海洋大学行远讲座第十八讲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举行。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黄锷教授受邀开讲,为海大师生带来“从海洋湍流到脑波医疗——我从海洋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什么?”的精彩报告。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钱致榕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黄锷院士提到他目前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不是受海洋启发而获得的。他从海浪的成长过程谈到海浪与湍流的交汇作用,向在场师生展示了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过去对波浪的研究中,他发现一直以来被广泛采用的傅里叶分析方法存在偏差:谱峰下移时并不意味着能量的下移;对于海浪这种非线性的、非稳定的自然现象不能简单平均预判和分析。黄锷院士因此发展出一套非线性和非稳定的数据分析工具,并能够用于研究很多其他的现象。
黄锷院士分享道,在接受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邀请来到青岛后,他和团队成员在明知“湍流是个黑洞,进去就出不来”的前提下,毅然决定探究湍流和海浪的关系。团队在广东省做实验的过程中遭遇了台风的影响,但凭借团队的合作和不懈努力,仍获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并在“湍流”这一国际难点问题上取得重大研究突破。
黄锷院士指出,在湍流研究中建立的高维全息谱理论与分析方法不仅能够运用于海浪研究中,也同样适用于脑波领域。因为脑电波与湍流相似,也是非线性、非稳定的,并且采用傅里叶分析也无法得出有效结果。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在脑电波信号中,将过去的脑电波信号目测升级发展为精确定量的检测,该方法亦可应用至桥梁检测等领域中。
黄锷院士多年来坚持研究基本的海洋现象,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向大家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好好学习数学,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二是做科学研究不能“打糊涂仗”,看见任何现象或结果,必须自己去思考和问问题,一定要把问题想通,“一个问题搞不懂绝对不放手”,很简单的问题就可能想出有意思的题目。
讲座最后,钱致榕院长作总结并主持问答环节。他鼓励同学们,不论学什么专业,都要把基础的知识学好,学通,并不断思考。他说:“我们海大、整个中国,都需要有创见、思维非常敏捷的科学家,在座的大家都有希望!”
通讯员:吴彤 赵琪? 图:路越
黄锷院士作报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行远讲座第十八讲 :黄锷院士分享海洋现象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 中国海洋大学红旗智援博士团举行主题团日活动
- 《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英文)被SCIE收录
- 中国科协主席与山东大学生见面会举行
-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0年度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召开
- 中国海大召开“一流大学建设‘奋进之笔’”“对标争先”交流会
- “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项目启动会召开
- 中国海洋大学离退休党委各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 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中国海洋大学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巡查会议举行
- 田辉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检查学生返校后疫情防控工作
- 2019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揭晓 中国海大入选6项再创佳绩
- 中国海洋大学召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山东半岛首届MPAcc案例分析大赛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签约仪式举行
-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贺信精神,推进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专题讲座与研讨会举办
- “海洋科学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项目专家组会议召开
- 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公共事务治理前沿”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英文授课教师教学法培训(第一期)结束
- 中国海洋大学党员踊跃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 “东方红3”船圆满完成南海综合调查任务首次回到青岛
-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依托空间再造实现服务升级
新闻公告
- 海大学子及其家人捐赠有机蔬菜驰援学校食堂 03-14
- 加油啊,青岛! 03-14
- 海大战“疫”,我们一定能赢! 03-14
高考招生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