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席与山东大学生见面会举行
中国科协主席与山东大学生见面会现场
本站讯8月15日上午,中国科协主席与山东大学生见面会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逸夫科技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与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的50余名青年学子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15万人次通过青岛电视台“蓝睛”平台线上同步观看。
中国科协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是中国科协年会活动的内容之一。中国科协年会自1999年开始举办,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的年度盛会。今年是第二十二届年会,共有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海洋强国建设、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科技人才助力创新发展5大系列30余项活动。
本次见面会以“青年·科技·未来”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问答交流方式。见面会开始,万钢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坚持学习、走向抗疫一线表示了赞赏,对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艰苦地区、基层锻炼自己的大学生表达了鼓励。
万钢主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万钢与学生们围绕“工匠精神”、海洋强国战略、中美中欧科技合作和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话题进行了亲切交流,对大家关心的大学生创业、职业发展规划和坚守科研等内容给予了建议和鼓励。
万钢说,工匠精神不光在工,不光在匠,还在心灵,在精神。他以潍柴动力公司参观时一位全国劳模所说要用眼用脑用心动手才能做好事情为例,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从日常的书本、生活、实验中开始,培养分析问题、辨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万钢说,工匠精神往往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某一位工匠或者某一位普通人身上,他鼓励青年学生要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求学,追求卓越,永远谨慎。
对于学生提问中提到的创业中如何找到市场、如何防范风险等问题,万钢说,冷板凳坐上去的时候需要把它坐热,热板凳坐上去的时候要把它做大。要善于分析社会需求,要善于营销,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创新驱动发展的氛围,搭建平台,支持学生创业。对于如何找到并保持科研的兴趣问题,万钢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希望学生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地不断拓宽思维,通过一番艰苦搏斗得到探索成果。万钢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把所学知识和能力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能够扎根基层,从基层做起,来提升大家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
在学生提出的关于国际科学技术竞争合作的关系问题上,万钢说,科学是无疆界的,技术是有主权的。在教育和科学的范畴中应该更多地合作和交流。他以疫情为例,讲到未来的人类社会要面临更多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球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应对,我们要坚定全球化的决心,献身于全球化的思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要组成国际合作新局面,互信互帮,共同面向未来。全球合作需要寻找解决方案,发展相应技术。技术会全球化,但却是有主权的。合作是在共同制定的规则下进行的,在规则中竞争,在规则中合作。
在大学生如何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事业问题上,万钢说,海洋强国建设在于海洋的健康和持续长久稳定的发展。我们要认识海洋、研究海洋,在掌握了解的基础上再去开发利用海洋,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成就。助力人类发展的同时也要助力海洋资源的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实际上也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发现、开发、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平衡、稳定、可持续的过程。万钢鼓励青年学子,要具备这样一个思维高度,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参观原生动物学研究室
见面会前,万钢参观了山东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生动物学研究室。在原生动物学研究室,万钢听取了纤毛虫的研究情况,与海洋环境的关系,鼓励学生们要从看似枯燥单调的科研中找到乐趣,把冷板凳坐成热板凳。
大学生科技成果展与大学生亲切交流
山东大学生科技成果展现场共有来自8所山东高校的24项科创作品,万钢在参观时与大学生们不时亲切交流,鼓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勇于到现场去实践,从艰苦锻炼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参观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装备展时,万钢给海大学生研发的水下助力机器人取名为“水下摩托”。他表示,现在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学校要给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鼓励钻研探索。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赵家军,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中国科协办公厅主任王进展,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春秋,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青岛市科协副主席徐冰,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吴强明等出席见面会。
文:王淑芳 图:刘邦华
编辑:冯文波
责任编辑:冯文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科协主席与山东大学生见面会举行
相关推荐
- 学校举办“心海领航”辅导员培训系列第二期
- 西海岸校区首个科研平台主体封顶
- 中国海洋大学代表队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再次获评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 西太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重大科考航次搭乘“东方红3”起航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新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
- 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再创佳绩
- 中国海大参加2020年山东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
- 中国海大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师生同上一堂“航行中的思政课”
- 中国海洋大学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推进会
- 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生“线上课堂”如期开课
- 中国海洋大学2018-2019年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现场答辩暨工作交流会举行
- 中国海大学子在第17届“挑战杯”山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创佳绩
- 医药学院接受社会捐赠80万元
- 澳大利亚教育管理集团向中国海洋大学捐赠防疫物资
- 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研发黄海冷水团绿色养殖技术服务国家深远海开发战略
- 中国海洋大学3个省级科研平台绩效评估获优秀
- 中国海洋大学参加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视频会
- 中国海大在第七届“萌番姬杯”国际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 美国休斯顿大学冠名教授周华伟做客“未来海洋讲坛”
新闻公告
- 海大学子及其家人捐赠有机蔬菜驰援学校食堂 03-14
- 加油啊,青岛! 03-14
- 海大战“疫”,我们一定能赢! 03-14
高考招生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音乐表演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