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战“疫” 党团组织在线(14)
【经管学院】扎实推进“党建+疫情防控”工作
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个堡垒。在此非常时期,经管学院各党支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网络优势,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思想阵地。
学习不断线,画好战“疫”同心圆。疫情之初,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了《致全院师生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发出了“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携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在全社会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展现经管人的风采”的强力号召。各党支部积极响应,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形式与方法,利用微信群、qq群、学习强国等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视频会议、线上分享讨论、微党课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组织生活不断线;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营造同心协力共抗疫情的良好氛围。
发挥模范作用,凝聚战“疫”正能量。学院的师生党员们虽身处各地,但却在不同地方彰显着党员的责任担当。前有“以一辆自行车,为学院师生持续提供‘有温度’服务的王云峰副院长,后有“报答村庄养育之恩”的高年级博士支部党员朗亮明,还有“主动为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同学承担录课工作”的工商支部党员程钰等,他们冲在一线,无私奉献,展现了经管人的责任与担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战“疫”一线,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发挥正能量,投身“疫”前做贡献。
宣传齐发声,奏响战“疫”最强音。学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多渠道宣传报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动员。学院网站第一时间更新主页画面、宣传报道疫情期间学院动态;官方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科学防疫宣传知识,科普抗疫常识;及时推出“党员先锋在行动”系列宣传,号召引领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争先锋、做表率、勇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利用网络传播迅速、信息量大的特点,采用接地气的语言、灵活的呈现方式,全面奏响了疫情防控宣传最强音,凝聚全员战“疫”的强大合力。(罗微 )
【动科学院】开展疫情防控系列活动
为号召广大青年学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为防控疫情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2月7日以来,动科学院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汇聚青年力量,共筑抗疫长城”疫情防控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爱发声,共抗疫情。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动科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全体干部等带头响应,在学院官网先后联合发表两篇《因爱发声 共抗疫情》文章,积极表明作为学生干部的正确立场,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动科学子以“艺”抗“疫”,纷纷以党支部、班级或个人为单位,通过主题文章、书法、绘画、手幅寄语、视频等形式积极发声,致敬抗疫英雄,助力抗疫一线。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制作贴心视频“七步洗手法”;动科1806团支部以“武汉加油”为题,开展手幅合影活动;动科1806班赵元琪以笔墨书法表达抗击疫情的决心和毅力;动科1802班韩雨晴手绘漫画平凡而伟大,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警察、建筑工人等,他们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
抗击疫情,听党话、跟党走。学院各团支部纷纷通过QQ群、微信群、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线上主题团组织生活,组织团员学习防疫知识,了解政府和学校防控政策,以及防疫工作最新进展,不断提升团员政治站位和科学防范能力。水产1902班团支部由班主任吴朗组织,开展“抗击疫情,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活动,张茜同学表示:病毒虽然可怕,但是我们有团结一心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挫折不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而是会成为中国更团结、更有力的‘垫脚石’。此外,动科学院成立临时“湖北团小组”,便于更好地服务联系湖北地区的15名同学,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入驻QQ群,通过线上团组织生活、交流讨论,与大家建立密切联系。湖北团小组的15名同学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集体发声,通过制作VCR表达他们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我是党员我承诺,疫情防控我先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动科学院以各学生和教工党支部为抓手,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疫情防控我先行”活动,学院全体党员做出承诺: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服从防控安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做好严防死守,带头传递正能量和必胜信心。此外,学院通过官网、微信、易班等平台发起倡议,组织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填写《动物科技学院新冠肺炎防控承诺书》,自觉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绝不提前返校,服从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安排,主动配合学校做好疫情排查、信息统计等,号召全体同学自觉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积极主动传播防疫知识,为抗击疫情筑起坚固长城。(张明侠)
【葡萄酒学院】积极分子行动在防疫路上
为加强延期开学期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葡萄酒学院以抗疫为素材,通过多途径、多层面、多角度策划开展“积极分子在行动,防疫路上我先行”系列活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坚定抗疫必胜信心,厚植爱党爱国情怀,锤炼党性修养。
描绘最美丽逆行背影。为表达对一线工作者的敬意,学院组织“致敬一线守护者”设计大赛,以身边或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的抗击疫情先进典型为题材,完成手抄报或海报。入党积极分子们积极响应,拿起画笔描绘着心中对胜利的信念和对防疫工作的敬意,截止目前,共收到作品30余副。入党积极分子赵睿康谈到自己的作品《众志成城》时表示:“虽然我不是专业的画家,但是我笔触之下都是满满的感激和敬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一线工作者的守护下,全国人民攻坚克难,携手抗疫,中华民族从不惧怕任何困难,众志成城,我们一定会等到春天的到来。”
撰写最真实思想汇报。疫情之下更显党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入党积极分子们围绕“在防疫中践行初心使命”撰写了一篇篇感情真挚的思想汇报,收到的50余篇思想汇报中无不表达了同学们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入党积极分子潘祖彬在思想汇报中写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牢记党的教诲,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在村庄里成为了一名防疫志愿者,为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分发张贴宣传单、防疫广播宣传、核查进出村车辆、信息登记,这些简单却又不平凡的工作让我觉得心中更有阳光,脚下更有力量。”
分享最暖心学习体会。线上学习课程的平稳推进,离不开“主播”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为表达对老师们最真挚的感谢,入党积极分子们分享主题为“抗疫不停学”的线上课程学习心得。入党积极分子朱星默谈到:“面对疫情,学校迅速反应调整教学方式,老师们各出妙招,选择最适宜课程内容的上课形式,最大程度的减少延迟开学带来的影响。我知道在线直播这些新方式‘为难’了很多老师,但是当看到老师们为了一节课做3套预案,只为给我们呈现出最好的学习效果,我想对老师们说声,您辛苦了!”
制作最用心求职简历。为做到“防疫、就业两不误”,学院全面加强毕业生入党积极分子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引导学生主动提升职业素养,并逐一约谈、引导考研学生深度思考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考研学生制作的个人求职简历进行“问诊”,帮助其加快就业进程。入党积极分子赵欣悦谈到:“在这个特殊时期,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在尽己所能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通过对简历的制作,老师们的简历问诊,让我更加明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不足,督促我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学习工作能力,立足今后岗位,为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沙青)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共同战“疫” 党团组织在线(14)
- 上一篇:战“疫”路上 有你有我(18)
- 下一篇:“疫情防控”中培育“思政疫苗”
相关推荐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校领导班子围绕“担当作为”专题进行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
- 【西农奋斗者】(19)“一麦相承”为苍生(4)
- 【以本为本】(4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地理学》慕课在“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上线
- 凝聚在校徽中的西农精神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收看预告
- 【以本为本】(25)信息学院探讨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 组图:附中高三开学了
- 我校2019年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 程积民研究员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称号
- 经管学院师生认真学习孙春兰副总理来校调研指示精神
- 国务院扶贫办周晓云一行调研我校扶贫工作
- 我校2018年大学生足球联赛圆满落幕
- 我校3名青年教师入选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项目
- 第七届国际文化艺术节举办
- 我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启动
- 应对疫情 周密部署 狠抓落实做好教学准备
- 新增3500余字!学校修订处级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办法
- 【以本为本】(47)我校开展教改项目建设专题在线培训
- 学校召开2019年就业工作考评会议
- 我校新版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