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 有你有我
战“疫”路上 就该有我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有一个人,正全力奋战在我校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带给人们最温暖、最坚定的力量。他就是我校后勤服务中心魏社昌同志,。
魏社昌今年56岁,身高160cm多点,偏瘦,是我校后勤服务中心一名计划外用工,1989年以来一直担任保洁工,到现在已经有32个年头。32年来,他工作积极,热情肯干,不怕脏、不怕苦、不喊累,不断与时俱进、追求创新,把平凡的岗位打造成鲜活生动的服务窗口。
他习惯于在大家都下班后“泡”在交流中心,仔细清扫自己的工作区域,办公室组织检查的同事看到他也禁不住总会问:“魏师,怎么还没不下班?”而他总是笑呵呵地回答:“反正回到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把楼域打扫干净些心里更踏实。”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他清扫的区域成为免检“产品” ,久而久之,大家也把老魏这个人也看成了放心“产品”。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魏社昌在做好自己日常保洁工作的同时,主动请缨,勇“闯”防控前线,每天背着手动喷雾器对交流中心和科研楼的出入户、电梯、楼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部分办公区进行喷洒消毒液杀菌处理。每天2次以上、大面积、3-4小时的消毒任务对呼吸道刺激非常大,虽然刺激的消毒药物使得他喉咙沙哑,但他总能笑着坚持下去,同时尽力做好自己我保护。为了缓解消毒药物对呼吸道的刺激他自备清瘟颗粒泡水喝,他说,他看了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多喝水很管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当你问他辛苦与否时,他爽朗一笑说道:“我的工作任务就是为科研楼和交流中心做服务,疫情当前,我也做不了别的啥,打扫打扫卫生,消消毒,给大家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环境,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我觉得很值得,一点都不辛苦。”
随着示范区疫情防控管制工作的全面升级,各大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许多同事暂时无法从家中出来。得知这一情况,本应调休的魏社昌主动接过了同事的工作任务,认真完成楼内卫生保洁任务。为了确保承担的保洁任务按时完成,同时还能遵从政府和学校管制要求,减少流动,魏社昌干脆直接住在了单位,在交流中心机房为自己觅得一处休息的地方,地方之简陋和狭小令中心区服务中心主任马晓丽动容,几次劝说他回家休息。魏社昌说:“马主任,没事,我能克服,非常时期非常对待,相信疫情很快就过去了。”
科研楼和交流中心日常保洁任务大概需要14人承担,疫情防控期间就迫不得已减少到3人承担。从早上7:30到晚上8点,魏社昌和另外2名保洁人员既要做好上下午2次保洁任务,还要独自承担一天2次以上的消毒任务,工作量非常大。马晓丽说:“魏师这个人,你别看他瘦小,但是能量特别大,勤快,敬业,乐于助人,一点都不得闲,看谁忙了,他都要去给搭把手,跑个腿啥的,工作上也没啥怨言,积极乐观。”
疫情防控期间,像魏社昌这样处处以大局为重,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寸土尽责,崇高而又无私地普通后勤人还有很多。面对疫情,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战斗,第一时间回到岗位不畏严寒、不辞辛苦,做好日常保障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无数个一人之力织成密实的校园疫情防护网,用坚守诠释大爱。(后勤处 谭烁 杨玮)
疫情防控战役中的“骑行温度”
在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经管学院一名老党员王云峰,以一辆自行车,为学院师生持续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1月30日,在得知因肺炎疫情爆发,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严重紧缺,学院很多教师都没能采购到口罩的情况,王云峰急忙通过QQ群、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打听询问口罩信息,学院管理干部、教师一同积极协助询问、征集口罩购买渠道。王云峰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逐一联系供应商,沟通物资采购事宜。最终,联系到杨凌开皇广场润家超市,王云峰自己垫钱,为教职工一次性购买N95防护口罩1000个。
口罩买到了,可运送和分发口罩是一个难题。学院在杨凌居住的教职工人数多,且分布在诸多小区,加之现阶段小区封门,人员、车辆进出都受到限制。正当大家发愁的时候,王云峰主动提出担任送货员,骑行给大家送发物资。
2月4日,王云峰独自骑行运送1000只口罩,一手骑车,一手护着物资,给学院分散在杨凌当地12个小区的教职工送去了口罩、消毒液、洗手液、药品等物资,并安排各小区的接收员对物资进行有序分发。2月5日,他又为学院分别居住在7个不同小区的居家隔离师生送去了温度计、消毒液、口罩等物资共两批次。对于教职工反映,暂时买不到的急需物品,及时联系了校医院争取物资支持。
期间,考虑到学院到岗值班教职工需要,学院采购员到超市购买大量洗手液,以供值班教职工使用。因采购员没有可用的交通工具,王云峰又骑自行车到超市,帮助其将全部洗手液运送到校园办公楼。
在得知学院教师的老母亲生病,急需用药,而小区封门、家人无法外出购买药品的情况,王云峰承担了为他们买药的任务,骑行跑遍杨凌多个开门营业的药店,最终购买到所需药品,并及时送达教师手中。
王云峰已年过半百,他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冒着有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一直奋战在学院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令学院教师深受感动和鼓舞。
他说:“现在是疫情防控攻坚期,我是党员,关键时候要冲在前面,为大家做些服务是应该的。这些工作也是在学院许多同志的支持下,才得以顺利完成,我只是学院师生爱心接力的一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这场战役中,王云峰积极践行共产党员责任担当,传递了一份“骑行温度”,为学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经管学院 马奕颜)
一份“有温度”的心意
在全国上下战“疫”中,植物保护学院2019级学生潘哲宇,也悄悄地参与其中,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献上了一份“有温度”的心意。
2月8日,在得知杨凌已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后,考虑到学校工作人员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物资严重紧缺的情况,潘哲宇急忙联系辅导员打听给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捐款的途径,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汪振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玲积极帮助询问,潘哲宇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最终联系到了校友会,在简短沟通具体的捐款事宜后,当即转账1000元到基金会账户,并备注支援学校疫情防控。
她说:“随着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感染人数日益增多,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攻克难关,处处彰显了中国力量。国难当头,我不是医生,不能战斗在第一线。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只能坚决听从国家和学校的安排,宅在家中诚心祈祷。当得知学校附近也出现了确诊病例后,我再也坐不住了,决定拿出压岁钱支援学校,做点有意义的事,即使力量微薄,也是一片炽热之心,更是西农人的一份爱与诚。衷心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植保学院 宋晓然)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路上 有你有我
- 上一篇:爱心服务队中的一对小夫妻
- 下一篇:校医院深入校内安保点开展防控知识培训
相关推荐
- 青海省供销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培训开班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二次集体学习(扩大)会
- 共同战“疫” 党团组织在线(17)
-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Vic Adamowicz教授来访
- 吴普特赴新疆调研
- 李兴旺赴镇巴县督导调研脱贫攻坚
- 国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总结会在我校召开
- 战“疫”路上 有你有我(5)
- 【西农奋斗者】(16)“一麦相承”为苍生(1)
- 【西农奋斗者】(18)“一麦相承”为苍生(3)
- 科技部秦巴山片区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 【走进校友】(14)林振华:与农业的不解情缘
- 风景园林高峰论坛在我校举办
- 师生在陕西省社会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获佳绩
- 精细化学籍管理 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 《成功就是一条路—实事求是》专题报告会举办
- 战“疫”中的校园卫士
- 国际硒研究大会在我校开幕 规模为历届之最
- 我校与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学校召开第二批学生返校工作安排会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