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助脱贫】(35)各单位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资环学院】发挥科技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去年我种的花椒收成还可以,我今年准备多买些化肥,听你们这么一讲,看来还不能这样施化肥,哎,我们不懂呀!”合阳县同家庄镇兴隆社区会议室,村民们与学院的几位专家热烈地讨论交流着。
今年4月以来,资环学院围绕学校精准扶贫工作要点,结合学院自身特色,选派不同领域专家,深入调查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接、帮扶工作,助力合阳县同家庄镇脱贫攻坚。
深入调查研究 提出规划与建议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清理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指导着学院在合阳同家庄镇的扶贫工作。学院党委及学院多领域专家赴合阳县同家庄镇调研考察后,寻找“贫困源”,对症开方,提出了科学扶贫措施,助力同家庄镇脱真贫、真脱贫,实现当地乡村振兴。
利用学科优势,进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长期以来,农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普遍。由于农民对肥料的偏施,导致肥料施用比例严重失调,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地力下降,从而致使农田产量低而不稳,农产品品质下降,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因而学院决定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帮助农民科学施肥。
开办技术培训班,推动农副产品发展。根据当地农村生产实际需要,学院制定了多种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考虑到花椒是同家庄镇的主要经济作物,学院把服务花椒产业发展,作为科技培训重点,通过提供技术力量助其提高花椒产量。
利用当地奶牛粪便处理,变废为宝。根据调研,奶牛养殖是当地最主要的产业之一,而粪便是奶牛的主要副产品之一。肥料生产、养分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等是学院学科特色。学院将积极帮助当地农户利用堆肥发酵技术处理当地奶牛粪便,加工有机肥料,使其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针对农民需求 举办专题科技报告
合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我校脱贫攻坚重点帮扶对象。为助其基层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百姓致富提供智力支持,学院制定“左手抓种植,右手抓销售,科学种植,电商扶贫”的培训计划。从5月到7月,学院利用假期,联系合阳县同家庄镇政府,在如意村等3个乡村先后举办6场科技扶贫报告会。
为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种植,张海教授、薛智德教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张立成教授分别做了“有机肥及苹果有机种植技术”“有机肥及大棚蔬菜有机种植技术”“花椒栽植技术”“春季苹果园管理技术”等培训。教授们深入浅出,讲解了品种选育、栽植建园、病虫害防治等种植常见问题。来航线教授依据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讲解了微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推广及应用。
由于市场信息不畅,乡村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没销路,卖不出去。秉持“离市场越近,离贫困就越远”的理念,学院邀请经济管理学院王秀娟副教授为驻村第一书记介绍农产品营销策略和电商扶贫模式。从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农副产品亮点的挖掘到农村电商平台的搭建、合阳县目前电商存在的问题。书记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储备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学校和地方资源优势,培育出各镇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电商平台,为合阳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经过一系列科技培训,基层干部和农户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明白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增强了产业脱贫的自信心。合阳县同家庄镇党委书记车永红表示:“学院联系基层一线,用科技报告的形式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效果非常好,希望今后加强与学校联系,定期举办类似报告,助力乡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发挥学科优势 指导农户合理施肥
利用学科优势,学院多名不同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助力团对同家庄镇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通过对合阳县同家庄镇农田土壤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了土壤基本供肥能力状况,结合以往经验,针对不同种植物调整施肥用量,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测样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黄懿梅副教授带队与杨晓梅、王铁成、郭学涛等3名副教授对同家庄镇兴隆社区、西同醍村、乌池社区及如意村绿园园区的22个地块进行了土壤采样。在三个种植园区分别采集了7个种植类型,包括番茄、葡萄、茄子、草莓、樱桃、冬枣、圣女果等在内的10种特色土样,帮助农民测定土壤状况并分析施肥措施。学院党委书记闫德忠、院长吕家珑、环科系副教授郭学涛、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张红及科研推广秘书等一行5人到合阳县同家庄镇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当地农民交流座谈,将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和施肥建议告知村民,进行现场指导。
据悉,学院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在花椒副产品加工、奶牛养殖等专属产业链打造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助力合阳县同家庄镇脱贫攻坚。(吴小平 陈婷婷)
【农学院】赴镇巴县开展扶贫项目对接和乡村振兴调研
为了贯彻陕西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战略,进一步落实“镇巴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合作协议书”中的战略咨询合作事宜,11月1日至3日,农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副院长冯永忠教授、任广鑫副教授、黄镇副教授等一行10人驱车400多公里镇巴县观音镇大市川村,开展扶贫项目对接和乡村振兴调研,为最终编制村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做好基础工作。
在大市川村,大家从水田到茶园、从桑园到兔场、从村委会到居民家,详实察看每一个田块、每一个产业和每一个巷道,并与村委会干部和部分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对该村各方面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做了深入了解。随后大家前往镇巴大池镇油菜制种基地考察。该基地是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战略,农学院针对镇巴县独特的地域,选择了油菜制种扶贫的方法,通过调配农学院油菜育种资源,鼓励与支持学院油菜专家及相关企业到镇巴开展油菜制种工作。据相关专家介绍,一亩油菜制种能够给老百姓带来1500元以上劳动力收入,此次在镇巴布置了500亩的油菜制种面积,将会给当地农民带来75万元的劳动力收入。张海成表示,明年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油菜研究的支持,调整油菜资源,增加在镇巴制种的面积,积极帮助镇巴农民早日脱贫。(高婧婕 王怀洲)
编辑: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走基层 助脱贫】(35)各单位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相关推荐
- 【科研新进展】(20)植保学院许金荣教授团队解析小麦赤霉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
- 【乡村振兴西部行】(37)我们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 在家不出门就是最好的防护
- 战“疫”一日小记
- 猕猴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 学校宣布水保所新任党委书记
- 学校召开文明校园创建启动会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动员会
- 人文学院两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正式上线
- 【砥砺奋进20年】(17)化药学院:学科建设数十载 人才强院铸辉煌
- 我校参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后勤管理研究会2019年理事会议
- “习语金句?百校千言”当代书法名家进高校翰墨巡展在我校举行
- 【转载】习近平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14)赵洪璋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称号
- 老科协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脱贫攻坚和成果转化
- 【以本为本】(48)新生的知心课
- 致敬!西农的安保卫士
- 2018十大新闻人物
- 吴普特强调:严把学位授予关键环节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 我校参加农高会首次“区校融合展”
- 院地合作农业科技创新助推安康乡村振兴大会在安康召开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