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化指导助推基金立项数量创新高
2018年,资环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其中面上项目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批直接经费731.5万元。较2017年增加5项,增长率45.5%,立项数全校排名并列第1位,创历史新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是彰显各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资环学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科研激励创新举措,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申报的积极性,为国家项目的申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提早动员 安排部署申报工作
“不知道该啥时候开始写?不知道撰写申请书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每个部分写的重点是什么?侧重点在哪里……”青年教师李雄今年是第一次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道出了许多青年教师的困惑。
针对这一问题,2015年起,学院采取早策划、早安排、早动员的方式,提前半年安排部署申报工作,给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准备项目申请书。每年10月,学院就对具有申报资格的人员进行摸底调研,实行项目预申报。同时,邀请科研院负责人分析、讲解相关政策与要求,分批次邀请校内外专家讲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技巧。这不仅充分调动了科教人员申报自然基金项目的积极性,也为其明确申报方向、撰写申报书提供了帮助。
“这会促使申请基金的老师产生紧迫感,就会早着手、早准备,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反复修改,提高申请书的质量。”青年教师张楚天认为学院的这一举措很有督促作用。
刘加彬老师2014年北京林业大学博士毕业来校工作,致力于荒漠化土壤碳过程研究。他经常要去陕甘宁沙漠区域布置实验,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一直坚守着他的专业,在2015年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于2018年成功获批面上基金。刘加彬说:“第一次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就成功,非常感谢学院和专家,2位指导专家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受益良多。
分类指导 助力量体裁衣写申请
2017年起,学院开始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提前统计申请人数及项目类型,对预申请人员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指导。针对初次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轻教师,学院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悉心指导,规避“通病”,提升申请书的质量。针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院为其营造舒心的科研环境,避免“水土不服”,助其尽快进入状态。
学院每年聘请校内外专家对预申请人进行“一对一”“多对一”指导,结合申请人的研究方向等个人科研基本情况对其申请基金的科研方向、内容等进行严格把关。学院相关教授每年都指导青年教师修改申请书,一份申请书少则修改四五次,多则二十余次。
每年1月到3月是老师们最忙的时候,田霄鸿老师就特别忙,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学院年轻教师的申请书。大到科学问题的准确凝练,小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田霄鸿老师都会反复琢磨,认真修改。一边是指导修改青年教师的申请书,一边是指导安排自己所带研究生的实验事宜,一边还有自己的科研工作……多年来,常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田霄鸿老师才下班回家。
“梁老师,麻烦您给我看看本子吧”,学院教师王铁成像往常一样敲门进了梁东丽老师的办公室。面对面地为青年教师指导申请书是梁东丽老师的工作常态,经常与他们一起讨论、分析,不厌其烦,有的申请书改了三、四次,常常是顾不上吃晚饭,一忙就到晚上九、十点。
在学院组织的每一次基金申报,省、校级项目申报及各类项目验收会议中,学院专家都是真心诚意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传授申报经验与技能,真正起到了“传、帮、带”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 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
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中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为提高项目申请数量,学院提早动手,分析近年来自然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动不同人员、不同学科方向,有针对性地召开动员会,邀请校内外经验丰富的专家与管理人员作专题报告,既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拓展了思路,又为其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沟通答疑的机会。
为提高项目命中率,学院动员课题组、学科点通过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加强项目选题指导,通过组织专家预评审、指派专家专人指导等提升申请书质量。
学院的积极组织带来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学院的基金申请数量在不断增加,由2014年的29项增加到了2018年的48项。再加上申请书质量的提升,项目获批率也由2014年的20.68%上升到了2018年的33.33%,4年时间上升了12.65个百分点。
2018年的成绩已成过去,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敬业、求是、乐群、创新”的院训引领下,在学院的高度重视中,在学院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中,在以老带新、倾力相助的科研氛围里,资环学院的教师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沿着前辈们的道路,继续备战。
编辑:王学锋 终审:徐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全程化指导助推基金立项数量创新高
相关推荐
- 共同战“疫” 党团组织在线(1)
- 学校召开“双一流”学科群建设推进会
- 天安保险为学校防控一线人员捐赠6127万元保额专属险
- 我校旬邑县扶贫工作受表彰
- 35名离退休基层党支部书记赴南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
-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屈小鹏来校调研
- 我校考点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顺利举行
- 我校参加“一带一路”亚太区域林业合作研讨会
- 吴普特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水利与农业机械化工程大学校长一行
- 我校9门课程获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家新品种保护与种业发展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 G20与“一带一路”智库会议在我校召开 聚焦农科创新
- 学校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
- 【十佳毕业生】(8)研究生:康诗佳 张旭
- 我校高龄老人朱庆麟获第九届全国健康老人称号
- 榆林市市长李春临一行来校调研
- 【留学西农】(1)来中国留学让我受益良多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领导小组工作组会议
- 让硕士英语在线教学高质量运行
- 【转载】《科技日报》报眼位置:牛、羊、鹿为什么有角?遗传学给出答案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