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高质量在线教学应对疫情防控大考
大学程序设计课程是面向我校非信息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2020年春季学期共涉及18个学院(系)、36个专业(含大类)、145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受众面广,教学影响范围大。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学团队在理念层面遵循“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的原则,在工具层面综合掌握“知识传递,教学互动,资源共享”的技法,在教学设计层面遵循“微,动,减”的思路,开展大规模实时交互式在线教学,化“危”为“机”,在这场“大考”中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高质量在线教学的切入点:创新在线教学方法
2月上中旬以来,全国大中小学均开展在线教学尝试,同时不少公司开始在线办公,一时之间网络拥塞,不时出现卡频、掉线等现象,教师和学生怨声载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团队教师齐心协力,在理念层面上达成共识,遵循“成效为道,数据为器;交互为体,直播为用”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
(1)前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课前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课程学习资源,采用“一导、二督、三反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一导,通过学习引导单,以任务为驱动,有效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学。二督,通过超星学习通中任务点的设置,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教师随时查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如视频学习进度、PPT学习情况等,及时督促学习懈怠的学生。三反馈,学生可以通过自测检验自己的课前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发布课前小组任务和课前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来到在线直播课中,听老师答疑解惑的欲望。
(2)互动式在线直播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借助QQ群直播间连麦、文字回复的功能,以及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测验、主题讨论、投票、签到等功能,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实时交互、采集数据、随时反馈,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其破解难点、疑点问题,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师生共同构建了一间“虚拟教室”。
(3)以任务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了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后教学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提供学生学以致用的途径、支持学生拓展性学习、营造在线学习氛围。为此,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发布作业与思考题、实习任务、每日一练题目、讨论话题等引导学生不断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输出;不断鼓励学生挑战高难度题目和创造自己的软件作品,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料,以及启发性讨论,支持学生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超星学习通中讨论社群功能,采用异步发帖讨论的形式,教师通过“每日金句、Lead人物、高效学习方法”等版块,构建活跃学习社群,为疫情期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同学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高质量在线教学的支撑点:建设优质在线教学资源
为了满足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需要,替代原有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资源不同,教学团队设计并制作了适合网络教学平台传播,符合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认知规律的特点的在线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微视频(61个)、教学PPT(58个)、学习引导单(7份)、自测题(81个)、作业与思考题(40个)、单元测试题(55个)、实习指导(7份)、调查问卷(11份)等。
教学微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每个时长控制在8分钟以内,采用录屏的方式录制,方便后期迭代更新,使用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表现形式多样,避免了学生的视觉疲劳,同时,精心设计教学视频内容,从问题导入到知识的层层展开,环环紧扣,逻辑推导清晰,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考。教学PPT与教学视频知识点对应,采用内容为主的组织方式,比教学视频PPT更详细,方便学生自学。设计学习引导单,帮助学生开展有目的的线上学习,带着问题和思考完成视频学习,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设计章节思维导图,将每一章所学内容以图谱的形式组织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学习认知。建立题库,方便学生自测和教师进行章节测验等。设计作业与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习指导有详细的上机操作实践步骤,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说明,实习任务描述到位,对有较大难度的实验项目配备了视频讲解。
另外,团队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精心制作了“疫情数据实时统计分析”、“疫情期间论坛舆情分析”等教学案例,将教学内容与当前问题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当学生看到程序分析结果时,“数据”使他们发自内心对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人民团结奋战、攻坚克难的事实所感动,课程教学做到了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三、高质量在线教学的着力点:实施有效过程性考核评价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效果,遵循“以评促学”主导思想,教学团队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考”出在线教学新风貌。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时长、完成课前任务进度、自测情况等学习行为被教学平台详细记录,学习大数据成为老师有效教学设计的抓手。课中,借助学习平台的交互功能,教师积极开展讨论、测试、问卷、抢答、举手等有效教学活动,这些活动数据都被记录下来,成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依据。课后,教师在学习平台发布作业、思考题、实习任务、拓展任务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开拓视野。为了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作业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教学平台实时反馈功能,学生能及时查看自己学习过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不断反思改进,大大提高了学习成效。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大数据,能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学生。
疫情将大学程序设计课程推到了在线教学的风口浪尖,教学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在线教学,保证了学生“停课不停学”,构建了一座高质量的空中课堂。同时,教学团队也不断反思,总结了宝贵的在线教学经验,为疫情过后开展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做好准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为我校新农科人才培养赋能。
编辑:张晴 终审:郭建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5)以高质量在线教学应对疫情防控大考
- 上一篇:战斗在除夕打响
- 下一篇:学校召开应对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
相关推荐
- 杨凌新三力化玻站向我校捐赠一批防疫物资
- 区校融合同发展 携手共参丝博会
- 校领导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看望假期留校学生
- 我校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创新高
- (4)线上线下 学练结合
- 【西农奋斗者】(3)坚守中的巨变(三)
- 【砥砺奋进20年】(26)园艺学院:强优势 展特色 服务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27)察实情 重实招 李兴旺调研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 炎炎夏日送清凉
- 我校2019年研究生创新论坛举办
- 【科研新进展】(38)资环学院吴海明副教授在人工湿地净化复合污染地下水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我校16个试验站获批省级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
- 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一行来校调研
- 【以本为本】(31)校领导在教务处调研新农科建设
- 守望相助 共赴时艰 微光成炬的西农力量
- 我校在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佳绩
- 【暑期三下乡】磨砺青春 收获真知(4)
- 爱心服务队中的一对小夫妻
- 校党委开展校外挂职干部期满考核工作
- 我校与合阳县签订深化校地合作协议
新闻公告
- (44)家乡麦田里的博士卫兵 05-27
- (29)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二) 05-27
- (20)虚拟仿真:连接理论讲授与野外实践的桥梁 05-27
- 吕梁市副市长尉文龙一行来校调研 05-27
-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05-27
- 留学生云端助力教育扶贫 05-26
- (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05-26
- (19)“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法实践 05-26
- 李兴旺检查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05-26
高考招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