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北工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西工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

2020-12-18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

西工大新闻网12月18日电(记者赵勇)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西工大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展开了热议。

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张洵颖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提到:“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对于这一点个人深有感受,2010年底个人带领团队承担了探月工程三期关键技术攻关任务,负责研制一款高集成度、高性能并且能够满足深空辐射环境下的可靠性要求的系统芯片,2012年完成芯片设计和制造,此后经历了2年的可靠性考核和抗辐射试验,并在多个其它卫星型号的电子系统上进行了在轨应用,最终才成功应用于嫦娥五号的采样封装控制器上。回头来看,历时近10年,而这仅仅是系统中的一颗芯片,探月工程涉及的航天技术的广度和复杂度可见一斑,也只有新型举国体制的大协同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功!

航空学院屈崑副教授:自己有幸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做了一点微不足道贡献,很是自豪。那些奋战在航天事业一线的同志们才是真的英雄,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我们的了不起的校友,他们的名字大都不为人所知。我们应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永远铭记他们。

航天学院飞行控制研究所李少毅老师: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等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规划如期完成。这也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优势。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应该以科研报国、航天强国为己任,一步一个脚印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奋斗终生。

航天学院空间操作技术研究所马卫华副教授: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目前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是以航天系统为代表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综合科学技术水平的集成,更是符合我国特点的体制与制度优势的体现。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攻克底层基础问题和工程关键技术,面向未来星辰大海的召唤,取得更大的成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航天学院精确制导与控制研究所郭宗易副研究员:“从来吴刚戏雪兔,笑谑地月两茫茫。嫦娥五号采月桂,华夏人民尽开颜。”嫦娥五号成功着陆返回,圆满成功。身为一名航天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高兴的是,如此艰难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巨大进步!自豪的是,我们国家取得了傲视世界的成果!尤其在突发新冠疫情的2020年,依然坚韧不拔,克服万难,更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身为一名西工大人,更要在以后的科研教学中弘扬探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航天学院无人系统制导与控制研究所王靖宇副教授:作为航天人的一份子,为我国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而感到骄傲,嫦娥五号的顺利返回离不开航天科技战线上众多科研人员多年的默默努力和勤苦工作,更彰显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为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而感到自豪,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的采样返回,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也使得我们向载人登月的远大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航天学院的一名青年党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宣讲团成员仇茂盛:嫦娥五号采集月球样本、顺利回家,圆满完成探月任务。它的返回,是中国航天人星际探索征途的一次凯旋,同时又是广大航天学子向航天梦进发的冲锋号角。嫦娥五号不仅带回了珍贵的样本材料,更带回了航天人崭新的希望和强劲的动力。作为一名西工大学子,我的目光紧盯此次探月任务的同时,更在潜心武装自己,希望在将来能够加入为祖国和人民探索太空的光荣队伍中,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西北工业大学青年宣讲团成员孔维骏: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它的成功无疑给载人登月直至月球科研站的设想奠定了坚实基础,意味着中国向航天强国迈出有力的一步。作为立志献身国防的西工大学子,我们现在要抓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在将来,为中国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更加伟大的成就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航天学院研究生党员杨登峰:当嫦娥五号返回舱于17日凌晨成功着陆在四子王旗着陆场时,举国上下为之沸腾。中国航天人以及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无畏技术的封锁,无惧一路的艰难,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圆满完成了“绕,落,回”探月三部曲任务。此次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航天学子内心的斗志,鞭策着我们更加努力地为取得更大的航天成就而不懈奋斗!

航天学院研究生党员刘琳: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航天学子,我们更应该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为祖国航天的强大不懈努力,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开拓创新!

航天学院研究生党员桑豪:嫦娥五号返回舱于17日凌晨成功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的成功,激励了我们航天学子内心的斗志,我看到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们都在感慨中国航天科技的艰辛,称赞中国航天的成就,我看到已经入职航天五院等部门的师兄师姐们在朋友圈庆贺嫦娥五号归来,我看到新闻媒体上震撼的登月画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任务还有很多,希望能学习更多本事,为中国航天贡献力量!

航天学院研究生党员荣禄禄: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顺利返回,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中国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作为航天学院的学子,我们要学习这样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伟大探月精神,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致敬航天人!致敬我们伟大的中国!

航天学院研究生党员朱远: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举国上下为之沸腾。作为新时代的航天学子,要在实践工作中攻坚克难,将压力化为勇攀高峰的动力,将责任转化为披荆斩棘的勇气;要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方法;要不断学习提升能力,敢于突破自我,勇于担当,扬帆远航,劈波斩浪。

航天学院研究生党员张阳康: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坚实有力地证明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追赶超越。从钱学森到孙家栋,一代代的航天人勇攀高峰、永不止步。祖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西工大更从不缺席。西工大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的大国工匠更是位居国内前列。作为西工大学子,应该以前辈为榜样,砥砺前行,继续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续写新的辉煌!

(审稿:雷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工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