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这个重磅奖项个人获奖数量全国高校第一
西工大新闻网5月30日电(陈莹 记者 高莹)5月末的鲜花与掌声,献给所有辛勤的科技工作者!
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全国创新争先奖
为庆祝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我校介万奇、李贺军、宋保维、张卫红、苑伟政、祝小平(姓氏笔画排序)六位教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西工大获得奖状数位列全国第一 、个人获奖个数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一。
在本次拟表彰名单中,陕西省来自9个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14人获得创新争先奖状,其中我校占据6人。
此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名单中还有4位西工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会涛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樊会涛院士1979—1986年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专业获学士、硕士学位。
王齐华、王彬文、邓景辉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王齐华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非金属材料学专业获学士学位;王彬文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200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邓景辉为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198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结构力学及强度专业获学士学位。
我校获奖教师简介如下:
介万奇,材料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2007)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他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铸造成型和功能晶体单晶生长的原理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主持开发出两种大型复杂薄壁铝镁合金构件铸造新技术及装备,解决了嫦娥等多型航天型号关键构件铸造的瓶颈问题,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发出高能射线探测用碲锌镉、太赫兹技术用碲化锌等化合物半导体制备技术,解决了核科学、核安全监控、空间科学等领域的空“芯”化问题。
李贺军,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长期从事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烧蚀涂层、碳纤维增强纸基与金属基复合材料等研究工作。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 1 项,省部级一等奖 6 项。获首届“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中国炭素杰出成就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宋保维,航海学院教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国务院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某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
宋保维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培养出多名国家级优秀中青年人才,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张卫红,机电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航空航天结构轻量化高性能设计、薄壁构件切削制造工艺优化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首届亚洲结构多学科优化学会杰出贡献奖、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省部级一等奖3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张卫红教授创建了结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建立了薄壁构件切削制造的工艺优化新方法,有力促进了航空航天高质高效加工技术的发展。张卫红教授培养出一批优青、青拔、青长、全国优博提名、全国学科优博等国家级优秀中青年人才;他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与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负责人,获中国侨联创新团队贡献奖和杰出创业奖。
苑伟政,机电学院教授,著名微纳制造专家,第25届世界微机械峰会主席,现任中国微纳米技术学会会士。苑伟政在航空航天特种MEMS芯片设计与制造、柔性MEMS灵巧蒙皮技术研究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56件,在本领域顶级期刊J. MEMS以及Langmuir、科学通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254篇,出版MEMS专著3部。研究成果成功用于大飞机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工程实验和和多个重点型号关键器件。
祝小平,365所总工程师、教授,我国反辐射无人机的开拓者,成功研制的反辐射无人机参加了建军9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他先后获国家和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1),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1),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专利20项,发表论著238篇。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后,经中央批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的又一个重要的科技奖项。该奖励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
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第一次评选,我校科协积极开拓资源,推荐14位教师经由工信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陕西省科协、中国航空学会等11个不同的渠道进行申报,最终有6位教师获选。在中国科协评审环节,由来自全国的430余位各学科领域德学双馨、成就突出的杰出代表以及科技管理专家和企业负责人担任评审委员,从1344名科技工作者和240个科研团队中评选出291名奖状人选,差额评选产生29名奖章人选和10个奖牌团队。
(审稿:雷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西北工业大学这个重磅奖项个人获奖数量全国高校第一
相关推荐
- 西工大科技园与碑林环大学产业带签署“智能+”合作协议
- 西北工业大学在第十一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评选中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 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第二十三届党旗接力赛
- 西工大召开2020年暑期学习研讨会暨新学期干部大会
- 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 电子信息学院:学生价值塑造体系是怎样建成的?
- “唱响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经典曲目音乐会圆满落幕
- 分析测试中心助力我校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Nature Electronics《自然?电子学》发文报道钙钛矿光电子领域重大进展
- 共青团西北工业大学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 西工大:“双战”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西工大召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逐梦20年,西工大这支团队让国产航空发动机性能大幅提升
-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校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 【主题教育在基层】学校办公室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纪实——学校办公室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 西工大学子以青春之名传递希望之光
- 教育部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西工大作交流发言
- 西工大在“华为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中取得佳绩
- 四海相约盛夏 五洲共话情谊——西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文化节
- 西工大召开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新闻公告
- 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碑林区张家村街道第一选区选举大会 03-15
- 西工大获中国橄榄球协会2021年度特别感谢单位奖 03-15
- 共商国是,两会上的西工大人 03-15
- 校党委召开第八轮校内巡视工作动员部署暨集中培训会 03-11
- 我校获得 “2021年省级节水型高校”荣誉称号 03-10
- 节日快乐!看工大绽放的“她力量” 03-09
- 重磅|第2家科创板: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又结硕果! 03-07
-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03-05
- 西工大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02-28
高考招生
- 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西北工业大学2018年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