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致雨兴云,甲子铿锵,家国使命图奋进;
腾蛟起凤,六秩辉煌,桃李馥郁竞芬芳。
2020年5月10日,将迎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华诞。自2019年5月10日发布校庆公告(第一号)以来,反响热烈,广大师生、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热切关注、鼎力支持,校庆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我们谨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谢忱!为进一步凝聚师生校友情感,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展现南信大奋进形象,经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学校确定了建校60周年校庆标识,并在相应平台发布揭晓。
现将校庆标识及使用说明、校庆主要活动安排等事项公告如下:
一、校庆标识
(一)标识主题
“江山如有待,峥嵘气象开”
(二)标识图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标识 |
(三)内涵释义
1.抱负担当:“江山如有待”。标识以学校校徽轮廓为设计主体,彰显办学特质。整体呈现为数字60的样态,并嵌入“1960—2020”字样,明确了60周年校庆的设计主旨。数字“6”以地球为主体标识,体现学校放眼全球的远大抱负,“6”伸出的未尽一笔,是学校办学60年挥毫泼墨、递出橄榄枝的动态写照;动感的“0”形似太阳,又似一个永不闭合的圆环,象征着学校敞开校门、迎接世界的协同融合姿态没有休止符只有升级版,学校的跨越发展没有完成时只有加速度。星系、云气、海洋和光环图案,体现了学校以地球科学学科为特色引领,其他各学科支撑发展的学科体系。
2.发展形态:“峥嵘气象开”。标识颜色采用红黄蓝三原色,三原色巧妙过渡融合,象征着学校各学科百花齐放、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醒目的红色突出了“60周年校庆”的主题,传递着喜庆祥和氛围,同时象征学校自建校起所肩负的家国担当。红色逐渐向黄色渐变过渡,寓意学校在传承发展中始终与新中国建设发展同向同行、不断取得新辉煌。蓝色出自校徽主色,但更显朝气,在传递深邃、理智的科技感的同时象征着学校经过60年的砥砺奋进,不忘初心,青春再出发。
3.愿景前瞻:“同心创辉煌”。标识整体设计风格简洁明快,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设计感,充分彰显了学校60年办学历程的深厚积淀、特色传承和文化内涵,显示出既是对学校阶段性办学成就的再梳理,也是新时代昂首阔步的再奋进,整体显现出早日建成“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大胸襟、大担当和大气象。
(四)使用说明
1.60周年校庆标识(含标识图案和相应文字,以下简称“校庆标识”)的著作权归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所有。
2.校庆标识主要用于60周年校庆各项庆祝活动,用于形象展示、活动宣传、文创产品等设计制作。
3.校内各单位、各地校友会,师生、校友,均可在60周年校庆各类庆祝活动中使用校庆标识。
4.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校庆标识用于与校庆活动无关事项,未经学校授权,不得将校庆标识作为商业目的(含潜在商业目的)使用。
5.对校庆标识图案的使用应当完整、准确、规范,保证标识与文字等基本元素的权威性与识别性。因使用不当造成不良影响或利益损害的,学校有权要求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6.校庆标识的日常管理和使用授权,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
二、活动安排
校庆活动统筹“1+10+100”层次体系,秉持“学术与文化齐举,内涵共特色并重”的总原则,主要活动安排如下:
(一)“1”场主题大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暨国际教育30周年庆典大会
(二)“10”场主题活动
1.“新知培养转深沉”:学术校庆活动
举办“一带一路”气象教育国际论坛暨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研讨会、科教融合院所对接大会、气象业务研讨会、风象台启用仪式、中学校长论坛等多层次、多领域系列学术活动,聚焦时代命题,服务国家战略,浓化学术氛围。
2.“坐中最多是豪英”:校友校庆活动
举办“今日南信大”发展成就展,制作60周年校庆专题宣传片、纪念册,出版校史系列书籍,组织校友返校、捐赠助学、校友讲坛、征集校史文物等系列活动,追忆青春足迹,畅叙同窗情谊,共谋事业发展。
3.“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化校庆活动
举办建校60周年校庆晚会、第九届国际文化风情展、“名师塑像”揭幕活动、见山园(二期)展览馆启用暨吴为山藏品授予仪式等系列文体活动,推呈丰硕成果,振奋师生精神,展示文化积淀。
(三)“100”场校庆科技活动
举办60周年校庆科技月等系列科技活动,联动校地、校企、校际、校院多方,倡导求是精神,感受科技魅力,肩负创新担当。
三、联系方式
欢迎垂询:郑伟 郭杨
电话:025-58731311、58235129
传真:025-57792648
邮箱:60th@nuist.edu.cn
芳菲着锦日,绘就蓝图时。在此,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及师生校友相聚长江之滨、龙王山麓,与我们一道共襄盛典、共话情缘、共商大计、共谱华章!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年1月1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相关推荐
- 我校领导受邀访问中国科学院大学
- 我校刘青山教授获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 章炎麟教授团队在《BAMS》发表中国化学组分监测网最新研究进展
- 校领导视察我校2019年招生录取工作
- 【研途学子】一路走过,成就最好的彼此
- 我校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学习研究社
- 【研途学子】铿锵四人组,优秀是如何修炼的
- 我校任命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 校长李北群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暑期中层干部学习研讨班作报告
- 我校举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
- 【研途学子】初试复试双第一的大神给你寄来一份考研干货
- 首任院长罗漠塑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幕
- 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学术年会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峰会顺利召开
- 我校召开创办学术期刊四十周年研讨会
- 第五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暨上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技术系列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 2019年度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动工仪式在天长市举行
- 我校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 校领导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
- 校领导率队赴无锡洽谈市校深入合作事宜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