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学子】初试复试双第一的大神给你寄来一份考研干货
杨森,应用气象学院14级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方向)1班学生。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初试复试双第一考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初试422分,排名第一,复试成绩并列第一,总成绩排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气科院”)第一。
初遇南信,成长开始时
初入南信大,杨森也如许多大一新生一样,对未来充满渴望与期待。对杨森而言,在大学里,遇到好的老师就是成长的的开始。有时候,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温暖一个学生的心。回顾四年,老师们将“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身体力行,正是老师们的博学和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明确了杨森心中的方向标。他说:“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
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教授他们高数课的李小玲老师。他说:“李老师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他每次课后都为李老师擦黑板,正是李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谆谆教诲培养了杨森对高数课的兴趣,所以那个学期他第一次拿到奖学金 。
有了从0到1的转变,他就此开启了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确立目标,成长未来时
谈到为什么要考研,杨森说:“让我下定决心考研的是在大二和大三,分别在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和院办公室做学生助理的经历。”至于为什么把气科院作为奋斗目标,他说:“我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综合考虑了学校、专业、地区这三方面的因素,自己对北京这个城市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非常喜欢气科院的学术氛围。所以就选择了它,我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大学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对杨森而言,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一路上有很多困难:学习上的难题、繁重课业的牵绊、心理上的压力,曾经他也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最后他坚持了下来。
“经过考研这个过程,我对自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学会了如何提高学习积极性,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自学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改变,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新的目标和规划。”
如今,九月要迈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杨森,十分感谢那个在为了目标不断奋斗的自己!研途上,杨森一路奋斗,一路成长!
那么,第一名考入气科院的大神,有什么样的考研心得和经验呢?快拿小本本记下来吧:
干货一:考研规划
如果把院校比作目的地,那么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考研规划就是通往院校的路线图。杨森说,制定一个详细、系统、有针对性的计划很重要。有了这样的一个计划之后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每一步的学习,不至于乱学一气,不得要领。
干货二:复习资料
基本上要准备四门学科的大纲、数学和专业课的教材和往年真题、肖秀荣政治全套资料、张剑英语黄皮书,英语看朱伟恋练有词视频课。政治和英语大纲8、9月份就会公布了,数学和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在考研目标院校的官网上都可以找到,往年真题可以从学长学姐那里得到。
对于如何有效学习,杨森有自己的小秘诀:不同考试科目,每一门都要不断复习。重复的意义在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显至深入、由大体轮廓到具体细节,而这个过程需要对事物进行多次认识。考研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多次重复的学习,积累量变,才能形成质的飞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干货三:良好的心态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考研的时候,学习几乎成了杨森生活的全部,连兴趣爱好也都暂时放弃了。为了能高效学习,他在考研期间养成了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7:30吃完早饭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学习上遇到了难题时,杨森一般都是用“软磨硬泡”的方法,每天花一点时间看一看,时间长了就会了,但不能钻牛角尖,实在不会就先行跳过,将难题集中在一起突击。
干货四:复试秘诀
具体来说复试要准备两个方面:笔试和面试。其中笔试就和初试时的专业课考试相类似,而面试则需要准备自我介绍、英语和专业方向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备考过程,杨森说,自我介绍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也可以让同学帮助练习。专业方面问题则需要阅读专业文献,并做总结和归类。个人觉得面试的时候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给考官留下较好的印象,也能使自己在面试的时候机智应对。因此做好充足的准备、拥有强大的自信,复试就成功了一大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研途学子】初试复试双第一的大神给你寄来一份考研干货
相关推荐
- 我校举办首届“南信大欧美同学会/侨联会创新创业行动——与专家面对面”活动
- 我校与天长市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 “扬子江菁英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
- 管兆勇书记带队赴江苏省阜宁中学、盐城市第一中学发放录取通知书
- 我校举办“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主题教育培训班
- 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接收站投入使用
- 校企研究院温暖复工,又一波产学研“黑科技”来袭
- 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实地调研专家组来校调研
- “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项目团队获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执行优秀团队”
- 我校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签约南京市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
- 回“家”之旅:我校代表团访问世界气象组织
- 我校喜获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光明日报头版】南信大开放办学的实践与启示
- “环境、健康、心理与行为交叉研究“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加2020年浦口区科技创新大会暨创新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 中兵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来校洽谈校企合作
- 我校举行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院成立仪式
- 60家华为ICT人才联盟企业来校选才
- 校领导检查新学期开学工作
- 美国工程院院士Eric Wood教授加盟我校“海外院士工作站”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