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召开“ENSO预测与大洋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前沿研讨会
12月9日,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在行政楼428会议室召开“ENSO预测与大洋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前沿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到我校王会军院士,国家气候中心总工程师李维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俞永强研究员、郑飞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封国林研究员、祝从文研究员、孙丞虎研究员、龚志强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张绍晴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费建芳教授、钟中教授,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强,复旦大学吴志伟教授,我校校领导管兆勇、周伟灿、江志红、闵锦忠,我校专家何金海教授、陈海山教授、罗京佳教授、李栋梁教授、徐海明教授、梁湘三教授,以及我校部分师生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科技处处长张新厂主持。
副校长周伟灿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与热烈欢迎,并对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的成立和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据了解,新近成立的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围绕气候动力学、气候模式研发、气候预测预估、气候应用等四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产品开发与应用,已与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开发机构应用实验室(APL/JMASTEC)在气候机理、气候预测及其社会应用等领域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以建成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与合作中心为目标,将为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李维京研究员、周天军研究员、张绍晴教授和俞永强研究员分别以“三大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南方初夏降水影响及其机理”“IAP年代际气候预测系统”“高分辨率地球预测系统”以及“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进展介绍”为主题作了特邀报告,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以“气候与应用研究介绍”为题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院建设构想。
在认真听取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后,与会专家就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为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的建设建言献策,王会军院士、李维京研究员、何金海教授等专家对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的发展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内气候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的认识,与国内专家们进行了良好的交流,这将对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的起步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召开“ENSO预测与大洋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前沿研讨会
相关推荐
- 防灾科技学院来校洽谈合作
- 我校举行第三届学生校长助理聘任仪式
- 我校与北京大学正式签署环境与气候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 我校师生集中收看并热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
- 四天两城三校七场活动 我校赴西南地区高校“一站式”招聘人才
- 【评论】乘风破浪正当时
- 我校入选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一行莅校指导
- 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新学期听评思政第一课
-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莅校调研指导 见证我校签约江北新区
- 我校中层干部暑期培训班圆满结业
- 213家气象单位提供2000余个岗位 基层岗位变多了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2020年上半年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 我校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签约南京市建邺区新型研发机构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韩国蔚山国家科学研究院成立“UNNU能源环境联合实验室”
- 校领导集中学习研讨 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 安徽省气象局与我校签署局校合作协议
- 我校参加教育部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研讨会
- 我校召开化学与材料学院设置专家论证会
- 【新年祝词】守正创新 与新时代同行
新闻公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七一”升国旗仪式 07-01
-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来校调研 06-24
-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李梅英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4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束兰根等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06-20
高考招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