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精彩,他们拥有一双“顺风耳”
编者按: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耳朵是人类的第二双眼睛,能帮我们聆听世界,感知万物。耳朵亦是武器,能够迅速捕获信号,甄别信息。在国防科大国际关系学院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空中飞人”穿梭于世界各地,忙碌于一个又一个国际会议、联合军演还有国际赛事。在小小的玻璃隔间,他们带着耳机,聆听各国声音,用语言搭建起我军对外沟通的桥梁。今天,就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在教员徐芳看来,要做好同声传译,一双灵敏的耳朵必不可少。“同传时,两只耳朵各有分工,一边耳朵要听发言人的输入音,另一边耳朵要听自己的输出音,而且还要克服设备及会场带来的杂音,精准捕捉和辨析发言人的词句。”
回想起去年一次中外线上视频会议发生的一幕,徐芳印象深刻。当时,对方提问我方人员如何避免内涝,对方翻译把内涝的英文“waterlogging”误译成了“回流”,又把灾难预警系统“disaster alert system”误译为“灾难控制系统”,徐芳当即听出这一错误,及时提醒我方人员,才避免了我方代表答非所问,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这样一双“顺风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日积月累“磨”出来的。在周末等比较完整的休息时间,徐芳会一头扎进图书馆,边听英文录音,边练习快速听写。没有这个条件,她就利用碎片化时间,“上下班时,只要一上车,我就会打开英语广播,练习听力。坐班车,我就坐在最后一排,戴上耳机听英语。”外出任务时,只要一闲下来,她就把自己关在宾馆房间,向酒店工作人员要厚厚一沓A4纸,反复地练习听译。
对于英语教员花爱萍来说,同声传译最难的不是专业术语,而是口音,“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听力教材基本都是标准英语,而不同地区的人因为本身发音习惯问题,说起英语时,口音都会不同。”
一次反恐研讨会,为了做好巴基斯坦参会人员相关的翻译工作,她提前在网上收听了大量巴基斯坦的电台、相关的音频,感受当地人的发音特点,渐渐总结出巴基斯坦人常常会将b和p的音混淆,而且喜欢发颤音的习惯。
耳朵“磨”得越来越灵,业务能力也节节攀升。近年来,他们圆满完成了“中美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交流会、陆军国际军事教育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扫雷专家组会议等各项翻译保障任务,将中国军人的“名片”擦得越来越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听出精彩,他们拥有一双“顺风耳”
- 上一篇:这道“墙”翻不得!切莫以身试法
- 下一篇:学校印发《国防科技大学办学定位》
相关推荐
- 当一回网络“主播”
- 学长学姐直播带“货”,领导力训练营“云”起航
- 湖南时变招聘信息
- 国防科技大学政委刘念光赴异地部署单位调研
- 以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前行的力量
- 扫雪
- 汇添富基金2021校园招聘|通关攻略三步走
- 致胜空天!国防科大等你来
- 科大学子野外驻训战地文化大赏,快来pick你的最爱
- 当生命“偶遇”军营
- 且听军号坦荡
- 哪个兵之初的“第一次”最让你难忘?
- 我军大型兵棋系统的缔造者、国防科大优秀校友胡晓峰:棋局博弈兵马战犹酣
- 192→142,减重50斤,只为和理想的军校相遇
- 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无军籍工程博士春季招生通知
- 直击毕业综合演练 看学员淬火“电磁利剑”
- 特战班长和我
- 这个航天日,他们与院士面对面
- 队长的故事
- 国防科技大学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