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家宝丨38年前,他们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它填补了我国巨型计算机的空白,标志着中国进入世界巨型计算机的研制行列!”这台巨型计算机,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争气机”。
今天,让我们走近银河-I研制背后的故事。
银河-I巨型机
1978年5月,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巨型机总体方案论证和协作会议。慈云桂兴奋地做完总体方案汇报后,会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先进的总体设计方案与翔实的论证,折服了与会的每一位专家。年过花甲的慈云桂信心百倍,慷慨激昂地许下誓言:“我今年刚六十出头,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把我国的巨型机搞出来!五年时间,一天也不能多!亿次速度,一次也不能少!”
从此,慈云桂率领着庞大的科研团队,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强烈愿望和壮志豪情,开始了中国计算机史上一次最为壮观的战役!
慈云桂主持讨论亿次机方案
当时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长沙的夏天闷热难挨,设计人员们挥汗如雨,但又不能使用电扇,一使用电扇,资料就被吹得四处飞扬。到了晚上12点钟,研究室里灯火通明,‘赶都赶不走’。”全体科研人员最大的心愿只有一个:尽早高质量拿下我国的巨型机!
“银河-I”科研人员奋力攻关
总体方案的优劣关系到巨型机整个工程的成败。一天,慈云桂的一位学生送来几张关于某新一代巨型机的宣传广告纸。透过广告纸,科研人员看到了更加简洁清晰、设计新颖的结构。此时,他们已经完成了一版总体方案,但为了造出更完美的巨型机,他们当场决定,推翻原有方案,重新开始,高起点地研制中国的巨型机。
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奋力拼搏下,不到五年,巨型机研制工作完成。张爱萍将军欣然挥毫,将该机命名为“银河”。全机底板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绕接点,每个都检查8遍以上;800多块多层印刷板,每块板上平均有5000个金属化孔,全部都进行了孔壁检查、孔导通测试和绝缘测试;全机600多块插件板,每块板上都有3、4千个焊点, 200多万个焊点无一虚焊。
巨型机研制成功后,军委聂荣臻副主席发来贺信
人民日报向世界宣布“银河”巨型机研制成功
走进计算机学院的院史馆,银河-I巨型机静静地矗立在史馆中央,透过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排线,一个个依然闪着亮光的焊点,当年科研人员奋力攻关的场景不禁浮现在眼前。银河-I的研制成功不仅创造了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历史,更铸就了“胸怀祖国,团结协作,志在高峰,奋勇拼搏”的银河精神,穿越历史的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银河人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为了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事业不懈努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红色传家宝丨38年前,他们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
相关推荐
- 毕业后,我成为科大教员
- 在你记忆的相册里,排第一的是哪张照片?
- 新年伊始,兵哥兵姐们有哪些“小目标”?
- 新学期新征程!你的小目标定好了吗?
- 登上春晚舞台的4位航天专家中,这2位是科大校友!
- “食”代变革!新一代战备餐,安排!
- 独特的军校“年”
- 当“90”后遇上孔雀蓝……
- MV《告别校园的日子》献给科大毕业学子
- 三十年,他从铁血战士到抗干扰专家……
- 走,在“云”端拥抱星辰大海
- 国防科大教员荐书:为你的新年“加足火力”!
- 光荣在党50年 | 67年前,他在“哈军工”郑重宣誓
- 四川省面向国防科技大学选调2021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doc
- 漫说 | 关于厉行节约,军校学员有话说……
- 作业帮2020年春季校招
- 防控疫情,坚守一线的你们辛苦了!
- 时间看得见
- 致考生!国防科技大学邀请各学科专家教授与您继续相约“NUDT live”本科招生视频专栏
- 国防科大举行戍边一线优秀校友报告会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