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课堂紧贴战场,他上高原、下海岛、走边关
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是第一完成人;学院大项教学工作中,总有他的身影;谈及实战化教学改革,总有人提起他的名字……
他叫薛磊,现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督导组组长。从教38年来,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以一名战斗员的姿态长期奔走于军事斗争准备一线,着力推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课堂落地生根。
2011年前后,时任某系主任的薛磊有感于综合对抗、联合作战是未来战争的方向,决定对课程体系进行大幅改革,深化军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方面面。起步初期,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设定,教学内容如何优化等问题,一个个横在团队面前。
“教学最终是为了服务新质战斗力生成,为什么不从实战中找答案?”正当大家无处下手时,薛磊一语点醒梦中人,带领团队开始了广泛的调研。
七月的合肥绿荫点翠、蛙语蝉鸣,正值干教学员们暑休返乡时,薛磊一行却逆行至西藏,接受烈日与风沙的考验。为攀登上海拔5000米的高山哨所,53岁的薛磊在缺氧状态下一步步艰难前进着,耗尽体能才到达掩体附近的临时侦察战位。
“边境高原上,我们截获了敌新型飞机的雷达信号……”新学期的授课过程中,薛磊第一时间在课堂上复盘了侦获信号的过程,一同带回课堂的,还有高原边防战士献身国防的动人情怀。
“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所说的那几位边防侦察员。为实时掌握情报,守护边境安全,和我们年纪相仿的战士们裹着大衣在高原坑道中日夜蹲守,相比之下,学习的辛苦真算不上什么”学员胡文龙说。
从孔雀河畔到“世界屋脊”,吹过炽热的海风,又越过莽莽荒原,薛磊和团队一边服务部队,一边摸索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一边思考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海量的数据与案例源源不断汇总到学院,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与战斗力生成要求不够适应、课程设计与一线战场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此后的数年里,毕业演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也在薛磊的牵头和指导下不断创新改进,“实战案例研讨、实装效果演示、实情想定作业、实兵对抗演习”衔接递进的“四实”教学组训模式进一步走向成熟。
经过七年的探索和实践,团队有效实现了电子对抗战术教学由专业对抗向综合对抗、由兵种作战向联合作战的延伸,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提升。2018年,团队适时总结改革经验,并一举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一个教员最值得骄傲的,不是他个人取得的成果,而是他培养的学生!”站在学院年终总结表彰大会领奖台上,薛教授一改往日从容,声音颇有些激动、颤抖。七年来,他带领着团队在寂寞中坚守,在困难中前行,只为向战场输送更多青年英才,兑现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责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为了课堂紧贴战场,他上高原、下海岛、走边关
- 上一篇:受伤在联考之前
- 下一篇:国家奖学金、校奖学金“双料”得主,她在科大“追光”
相关推荐
- 向抗“疫”一线的英雄母亲致敬
- 绝地求生!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这场演练的“硝烟味”
- “我们是在朝鲜结的婚”
- 驱散现代战争“迷雾”,他为打赢制胜构造“最强大脑”
- 国防科技大学2021级生长军官本科学员(青年学员)报到指引
- 校长黎湘、政委傅爱国会见来校调研的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
- 我们会和大家一起过一个安心、舒心、开心的春节
- 教师节,其实老师最想要的礼物是……
- 博士连长赵常智:在战场书写打赢答卷!
- “为党育才,向战铸刃”,这个党支部“战味”十足
- 身在异乡感受“家”的温暖,学校为你提供这样暖心的服务
- 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
- 回程高铁上,他出手救人
- 那个夏天
- 国防科技大学校长邓小刚在《解放军报》发表署名文章《努力走在科技兴军前列》
- 直击毕业综合演练 看学员淬火“电磁利剑”
- 国防科技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公告:综合成绩录取线
- @教员们,有一份“专属”礼物请签收!
- 独家爆料!你不知道的军校学员囧事
- 抗“疫”作品鉴赏 | 科大人用画笔为战“疫”助力!
新闻公告
- 国防科大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03-16
- 国防科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三次会议 03-16
- 3.15来了,来看军校学员自我“打假” 03-16
- 国防科大召开加强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专题会议 03-14
- 直接当军官!国防科技大学等你来 03-14
- 离家 03-14
- 品味成长 03-14
- 致敬!国防科大的“她力量” 03-09
高考招生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08-05
- 国防科技大学2006年招生体检标准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