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就业总司国际研讨会(2019)在我校举行
12月12至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欧盟委员会就业、社会事务和包容总司共同主办,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承办,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人口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劳动经济学会、《劳动经济研究》编辑部支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就业总司国际研讨会(2019)在我校仙林校区学科楼报告厅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工智能、自动化与就业。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研究员,我校党委书记刘陈教授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就业总司、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南京邮电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国弗莱恩斯堡大学、比利时新鲁汶大学的近50名数字经济发展、人工智能、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就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我校科研院社会科学管理办公室、人口研究院、社会与人口学院的近百名师生代表参会。
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研究员主持。欧盟委员会就业总司国际事务部主任卢利斯·普拉茨(Lluís Prats),杨志明会长、刘德海书记、刘陈书记先后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教授作主旨演讲。
杨志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中国政府始终将就业作为优先发展的目标,进入新时代,中国劳动就业也翻开新的一页。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着工业化时期对劳动的定义,数字经济催生劳动就业形态产生新变化。他希望中欧双方携起手来,为创造更多绿色、低碳、环保、快乐、健康、便捷的劳动就业岗位不懈努力。
卢利斯·普拉茨(Lluís Prats)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中欧经济社会就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未来劳动力市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让技术发挥作用,成为人类的左膀右臂而非取代人类,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就数字经济时代就业和人工智能的关系进行充分讨论、辩论,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刘德海书记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时代,观察问题要有“四大”:空间大尺度,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活动交往包括视野的尺度不断放大的过程;发展内涵大跨越,进入新时代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很多的内涵跨越;大数据,大数据中隐藏大逻辑,使我们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大制度,要用大制度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刘陈书记致欢迎辞。他指出,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人力资源大国,我国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了全新的应对思路和方法途径。南京邮电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积累深厚,基础广博,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电网等研究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长期以来,学校紧盯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高质量立德树人,坚持“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的原则,紧密围绕信息和人工智能领域,大力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育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通过深入的经验交流与理论研讨,为中欧学术交流持续深化发挥积极作用,为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题发言和自由讨论阶段,学者们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和技术展望”“人工智能、自动化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挑战”“数字经济中的就业政策挑战与应对”等议题展开讨论。
第一阶段的主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和技术展望,由卢利斯·普拉茨(Lluís Prats)主任主持。欧盟委员会就业总司主题分析部主任卢卡斯·斯泰米西奥蒂斯(Loukas Stemitsiotis),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宇,欧盟委员会金融、创新与增长联合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圣·米拉西(Santo Milasi)等专家分别就“自动化和数字化对全球工作的影响”“建设高质量劳动力市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数字经济时代的工作和技能变化”等问题作主题发言。
第二阶段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自动化与数字经济时代的就业挑战,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姚先国教授和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章政教授分别主持。比利时新鲁汶大学教授帕特里夏·文德拉明(Patricia Vendramin),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胡永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文,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资深研究员、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教授邓特·史蒂文(Dhondt Steven),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屈小博,德国弗莱恩斯堡大学教授马塞尔·斯莫卡(Marcel Smolka)等专家分别就“数字化转型:工作和职业的挑战”“美国制造业就业下降的经验教训:数字化的预期就业影响”“新经济的收入分配有何不同”“欧洲技术变革、组织理念革新和工作实践转变:5年面板研究经验”“机器人和自动化对工资和就业的效应: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机器人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作主题发言。
第三阶段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中的就业政策挑战与应对,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建民教授和卢利斯·普拉茨(Lluís Prats)主任分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李勇坚研究员,欧盟委员会就业总司司长政策业务助理弗朗西斯卡·巴拉巴斯·科米夫斯(Franciska Barabás-K?mives),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高文书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大树教授,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主任威廉·彼得·格罗恩(Willem Pieter de Groen)研究员等专家分别就“新技术与就业——长期历史考察”“欧盟利用数字工具改善就业和劳动力市场的成果经验”“数字经济的就业效应”“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不同类型平台工作的就业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主题发言。
此次国际经验对话交流和理论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们开诚布公、深度剖析、广泛交流,为应对和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劳动力工作和技能变化与挑战、就业的转型、数字型人才的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思路和方案,形成了若干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对策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顺利完成“国际对话、交流思想、共享智慧、分享经验、凝聚共识”的目标。
研讨会开幕式
张车伟所长主持开幕式
卢利斯?普拉茨(Lluís Prats)主任致辞
杨志明会长致辞
刘德海书记致辞
刘陈书记致欢迎辞
杨伟国教授作主旨报告
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就业总司国际研讨会(2019)在我校举行
(撰稿:宋振超 摄影:沈金霞 初审:沙勇 编辑:张丰 审核:谢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盟就业总司国际研讨会(2019)在我校举行
相关推荐
- 我校杰出校友、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会见外国政要
-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涛受聘我校兼职教授
- 刘陈书记检查指导国家大学科技园复工防疫工作
- 我校学生获第43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金奖(南京站)
- 我校举办2021“邮青春·邮梦想”主题晚会
-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信息电子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召开第一届教指委2020年度工作会议
- 我校举办“柚子青年说”主题讲演比赛决赛
- 我校2件作品喜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
- 我校第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 我校召开贯彻落实省科技体制改革精神推进会
- 我校江苏现代信息社会研究基地3项成果获省领导批示
- 我校朱洪波教授获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 第二届中国大运河智库论坛在我校举行
- 姜小舜总会计师出席2021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论坛年会
- 2018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TI杯)在我校举行
- 我校举行“南邮课栈”开栈仪式暨在线开放课程中期检查交流会
- 我校举办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工作者沙龙
- 我校校友刘钢获第二届“科学探索奖”
- 校党委书记刘陈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 中共南京邮电大学第三届委员会第四轮巡察完成首批进驻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5
- 栖霞区区长王生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03-11
- 我校召开2022年目标任务部署会 03-10
- 刘陈书记主持召开“我与书记校长面对面”学生座谈会 03-10
- 致公党南京邮电大学支部召开换届大会 03-10
- 我校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会 03-04
高考招生
- 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江苏省外招生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江苏省招生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江苏省外国家专项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江苏省外招生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江苏省招生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招收国防生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江苏省外贫困地区专项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在江苏省招生计划表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各地分专业招生计划 08-05
- 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跨省招生计划表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