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喜获三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南京大学斩获其中三项奖励。
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团队项目“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团队项目“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大气科学学院马库?库马拉教授团队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实现我校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新突破。
李爱民教授团队针对淮河流域曾因水污染事故频发而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一热门话题,历时近十年的努力,该团队创新并实践了基于水质目标管理与生态健康恢复的治理模式,研发了一批水污染治理,风险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并在贾鲁河进行示范,实现了贾鲁河的水质达标和生态健康恢复,为我国北方闸坝型河流治理及淮河干流水质改善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示范,项目已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内蒙等8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
李爱民教授团队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孙凌云教授团队历经近20年,在干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创新性提出“红斑狼疮是间充质干细胞异常性疾病”的观点,建立了一整套临床用间充质干细胞质控标准及优化体系,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难治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关键技术研究,大大降低了难治性红斑狼疮临床死亡率。目前该团队已完成1132例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为国际开展最早、例数最多、随访时间最长,并结合临床研究数据为难治性红斑狼疮患者制定最适宜临床治疗方案。
孙凌云教授团队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南京大学近年来开展以问题为导向,以树科研高峰为目标的“科技创新十百千工程”和“卓越研究计划”,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逐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创造技术再到成果转化的科技工作新模式,稳中求进、进中突破, 为推动广泛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为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为创新型科技强国战略建设做出坚实的贡献。(科技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喜获三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关推荐
- 我校向苏州高新区捐赠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 我校举行2019级本科新生二次选拔宣讲会
- C9高校首届教职工乒乓球邀请赛在南京大学举行
- 专家学者聚首南大热议“智能社会中的信息系统创新”
- 我校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
- 2019南京大学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出征仪式举行
- 工行南京首家5G智慧网点落户南大
- 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大旺一行到我校检查督导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工作
- “向南”之路!南京大学喜迎9000余名新生
-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来我校调研
- 【喜迎党代会】聚焦全球视野,建设“第一个南大”——南京大学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回眸
- 【喜迎党代会】全面持续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 ——南京大学双创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回眸
- 我校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期间师生返校筹备相关工作
- 南京大学党政代表团赴复旦大学调研
- 【情系疫区 南大人在行动】南京大学设立“路慧明基金”支援武汉抗击新型肺炎
- 我校召开建设南大特色智慧校园专题学生座谈会
- 高新房:接续奋斗、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双创工作奉献“第一个南大”
- 后勤集团学习贯彻落实校党委全委(扩大)会议暨新学期工作会精神
- 胡金波:以出神入化之功 收出类拔萃之效
- 江苏省监察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学成立
新闻公告
-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一行赴南京大学调研 04-26
- 关于新闻网迁入校园网站集群的通知 04-24
- 南京大学举行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04-23
高考招生
- 南京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