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人文情怀的卓越农林人才——我校“十三五”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人才培养方针的创新发展。高校是“时代新人”培养的摇篮,如何借助“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战略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十三五”时期,我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绿色担当、创新精神并勇于实践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交上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
为特色农林人才培养筑牢基石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学校构建多阶段、多元化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大类培养改革,使大类培养和专业教育有机衔接。全校共设置了19个大类,强化基础、淡化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博知识、深厚基础的创新型人才。
“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以优势品牌专业引领带动全校其他专业发展,建成了以“林学”等专业为龙头的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保驾护航。目前,学校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4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验收成效显著,园林、林学专业获得优秀,高于全省29.8%的平均优秀率。
学校视培养现代工业、农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育人初心和本分,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考卷,积极推动新工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培养契合新时代所需的一流创新人才。“十三五”期间,获批新专业6个,其中包括家具设计与工程、机器人工程2个新工科专业;智能制造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新工科和新农科结合专业。
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对于人才培养尤亦如此。作为一所多科性行业特色型大学,近年来我校依托办学优势,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立足课堂主渠道,构建了以绿色文明、人文素养等为核心的5大类200余门线下线上联动的特色通识教育课程群,并不断增加生态类选修课数量。目前生态环境类通识选修课由2016年的11门增加到57门,学生选修学分由原来的2个学分,增加到2-6个学分,培养更多具有生态素养的绿色人才。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搭台铺路“十三五”期间,为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我校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实验链、专业链、产业链三链衔接,推动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以及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近日,教育部公布一流课程名单,我校4 门虚拟仿真中心项目进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行列。目前,我校已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7个、省级项目16个、校级项目36个。这标志着我校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三衔接、一提升”的链式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梁希班、CIMA班、卓越工程师班……近年来,我校设立8个实验班,完善“虚拟实验班”运行模式,邀请企业共同参与培养拔尖学子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产学合作,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五年,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2项,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
此外,除了学校的顶层设计外,各学院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各显神通”、频频出招。土木工程学院以多元协同聚合多维要素,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和一流人才培养,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了一个“三环四维”的人才培养球面。轻工与食品学院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与企业签订“3+1”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交由社会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好不好,由社会说了算。近年来,我校整体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和赞赏。“南林的学生能做设计,又懂园林和监理,上手快,适应面广,有工程可以优先考虑。”杭州安道(香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曲芳这样评价南林学子。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许多学生大三就被国内众多知名企业抢先“预订”,经常出现一个毕业生几家单位争抢的现象。
面对“互联网+”的新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完善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不仅如此,近五年我校学子在各类全国性大赛中表现突出、成绩斐然:在170多个国家、省级学科竞赛项目中获奖近5000项;截至2020年11月,累计获得“挑战杯”国家奖20项;2018、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分别获得特等奖24项和30项,特等奖及获奖总数均居全省之首;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奖5项。近年来,共有93篇毕业设计(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奖励,获奖总数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其中2017年、2018年获奖总数位居全省之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培养有人文情怀的卓越农林人才——我校“十三五”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相关推荐
- 让敬老成为校园风尚——我校开展敬老爱老系列活动
- 土木院与中铁建工集团上海分公司南京无线谷项目部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
- 我校与资溪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我校新学期首日教学秩序井然
- 我校15名大学生新兵光荣入伍
- 不负重托 创新工作 做青年学生的领路人
- 我校举办家居行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论坛
- 我校2018年江苏省选调生录取人数并列全省高校第一
- 我校与泗洪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 【思政改革第一线】人文学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 土木院两名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收获感谢信
- 江苏网络直播新兴青年群体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
- 淮安校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 我校女子篮球队荣获第22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江苏赛区)女子二级联赛冠军
- 我校举行2017-2018学年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家国同庆,南林人的中秋节这样过
-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硕士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完成自评估同行专家评审工作
- 【统战部】校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实践活动
- 江苏戏曲名作高校巡演淮剧《小城》走进我校
- 南京林业大学举行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第十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06-03
- 土木院举办“金融、征信、防诈骗”知识竞赛 06-03
- 经管院赴周恩来干部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06-03
- 淮安校区举办“红色系列活动”作品集中展演 06-03
- 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为宿舍管理员办专场晚会 06-02
- 留学生体验“草木染” 多彩实践课感受中国文化 06-02
- 我校与遵义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06-01
高考招生
-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江苏)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