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林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枝繁巢暖 有凤来栖——我校“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2020-11-24 0 新闻公告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新闻网

2019年6月,理学院蒋华松老师凭借优秀的教学业绩评上了教授,引发国内媒体广泛关注。这是我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遵循人才评价与培养规律,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坚持引培结合,着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文化环境,不断激发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

海纳百川引进高层次人才

在全国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征程上,人才大战愈演愈烈。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五年来,我校审时度势,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地位,花大力气实施 “人才强校”战略,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界、魄力,启动全球引才聚才计划,海纳百川引进大量高层次人才。

为此,学校实施系列有力举措:制订并实施《“水杉学者”计划暂行实施办法》,全球招聘“水杉学者”“水杉英才”;建立国际化尖端人才全职和柔性双轨引进制,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议;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实行研究机构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制,全球选聘一流研究团队。

不遗余力培养现有人才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人才”成了高校建设发展的“关键词”“高频词”。五年来,我校坚持“引培并举”,积极探索用好现有人才,造就高层次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等长效机制,并在培养现有人才方面花大工夫、下大力气。

如何培养学校现有人才?五年来,我校打下系列“组合拳”,营造“枝繁巢暖”的育人环境。

学校积极推进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职称评价指挥棒问题,出台实施教学专长型、技术服务与推广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不唯论文、不唯项目、不唯奖项,为专长型人才开辟职称晋升通道,鼓励各条战线上更多像蒋华松一样优秀的老师涌现出来。

打破职称薪酬等级藩篱,基于教师绩效完成情况确定基本业绩津贴,讲师可提档拿副教授、教授津贴,教授可降档为副教授、讲师津贴,破解事业单位“大锅饭”难题。

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构建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开展学校人才工程“首席科学家支撑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等培养对象的遴选和培养工作。同时,早谋划,早物色,有计划地培养教师中的好苗子,使他们成长为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提升了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在大量引进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他们的后续培养,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和创造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青年教师进校后,帮助他们尽早明确研究领域和方向,注重与现有师资队伍的“融合”,使他们尽快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部分青年教师一进校就申报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入选省级人才工程等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支持。

暖心服务为人才营造温暖港湾

近年来,我校新进教师发现,他们上午提交报到材料,下午进校时私家车就已经成为校园的“固定车”;一卡通和网络账号都已开通办理完成;拎包入住学校人才公寓过渡房后,发现房间内一尘不染、整洁如新……这些暖心、温馨的举措,是我校破解人才引进难、落实到位难的瓶颈而实施的引进人才“一站式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校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办公室,深入推进“品质服务”工程,一站式服务工作暖人心。为让引进人才办理入职手续少跑路、少折腾,人事处建立了“报到系统”线上平台,引进人才提交信息后,组织部、人事处、校医院、保卫处、一卡通中心等相关部门接续处理,机动车入校、校园卡开通、工资起薪、校园邮箱及VPN申请、住房申请、协议签订等手续一键完成。

此外,学校对人才的暖心、贴心服务还升级到引进人才未来工作和家庭建设上,配合学院做好省级以上人才实验室建设工作,使其更快更好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去;做好人才的安家落户,协助解决配偶工作,落实子女入学入托,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枝繁巢暖 有凤来栖——我校“十三五”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