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外籍教授在武夷山发现角蟾新种
【南林新闻中心讯】角蟾是一种形如蛤蟆的两栖动物,分布于我国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近日,我校生物与环境学院外籍教授Kevin R. Messenger博士等人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发现广义角蟾属一个新种——雨神角蟾 (Megophrys ombrophila)。
广义角蟾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印度东北部、东南亚等地,是角蟾科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且近年来陆续有新种被发现,目前已有84个物种。
雨神角蟾与淡肩角蟾和挂墩角蟾同域分布,由Kevin R. Messenger等人在武夷山调研时发现,经过2年的搜寻和标本采集,最终鉴定得名,并在国际权威期刊《ZOOTAXA》上发表。
雨神角蟾背部皮肤的纹路与其他角蟾差别很大。淡肩角蟾肩部白色,雨神角蟾肩部为棕色。挂墩角蟾背部的纹理呈“X”型,雨神角蟾背部的纹理更接近“Y”型。(图1)外形上的差别更明显,雨神角蟾体型较小,一般不超过35厘米,身体圆胖,鸣叫声急促,好像裁判吹的哨声,鸣叫频次明显比淡肩角蟾和挂墩角蟾要慢(图2)。
图1
图2
据了解,研究人员曾于1958年在福建省福清县发现蛙类新种小山蛙,距今已60多年,在武夷山最近一次发现的新种是1964年发现的湍蛙属新种——武夷湍蛙。本次发现蛙类新种非常具有价值。“每个物种都生存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本次雨神角蟾的发现极具生物研究价值和保护意义。”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张永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外籍教授在武夷山发现角蟾新种
相关推荐
- 我校全体辅导员赴溧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2019年“中欧科研快车”宣讲会在我校举行
-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一行来校调研
- 用坚韧诠释青春:我校举办第十五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 校领导赴宁夏看望校友并走访优秀校友企业
- 机电院举办“学习强国,机械报国”专业学习分享会
- 我校两成果荣获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 致敬伟人 高扬旗帜—我校举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
- 周宏平教授荣获2021年“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校党员领导干部赴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材料院针对困难学子开启“云育人”服务
- 外语院举办“我爱南林——You Raise Me Up”2020级迎新晚会
- 我校获评2020年度“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
- 网课巧妙提问,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 2020年江苏省水土保持学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班在南京举行
- 淮安校区举办“红色系列活动”作品集中展演
-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南京林业大学与境外合作高校互致慰问
- 机关党委赴行知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 我校两个课程案例获评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
- 亚太森林组织“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在内蒙古揭牌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第十九次研究生代表大会 06-03
- 土木院举办“金融、征信、防诈骗”知识竞赛 06-03
- 经管院赴周恩来干部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06-03
- 淮安校区举办“红色系列活动”作品集中展演 06-03
- 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为宿舍管理员办专场晚会 06-02
- 留学生体验“草木染” 多彩实践课感受中国文化 06-02
- 我校与遵义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06-01
高考招生
- 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江苏) 08-05
- 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