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若发热(腋下体温≥37.3℃)、伴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或曾在疫区到过海鲜农贸市场】,应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
3.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4.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5.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及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相关信息,根据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
6.公众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2)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必要时佩带口罩。
(3)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
(4)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5)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7.近期去过武汉,回到居住地后要注意什么?如出现临床症状,是否要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检查?
回到居住地之后,可在2周内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
如果接到医学观察通知,不要恐慌,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
8、戴口罩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戴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就好像是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一道“过滤屏障”。
9.什么情况下应该戴口罩?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需要在相对密闭的或人多的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
如果在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学校班级内,有同事或同学感冒的时候。
10.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首选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N95),建议购买正规企业的产品,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保证密闭性。
注意一次性外科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
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并切勿随意扔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
相关推荐
- 做好基础保障 服务广大师生
- 第十届黑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在我校圆满落幕
- 千余名师生线上参与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人员培训
- 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向东北林业大学捐赠防疫物资
- 党委书记张志坤作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
- 我校第32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圆满落幕
- 【抗疫 |东林先锋】东林青年的战“疫”暖心故事
- 我校成立塞罕坝精神研究会
- 我校学子获“金莲花杯”大学生设计大赛软装类金奖
- 林学院“温暖毕业季,由我来护航”主题党日
- 我校学子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接见
- 【不忘初心】副校长李顺龙深入学院开展调研
- 我校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
- 我校举办首场大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交流会
- 见贤思齐 | “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先进事迹
- 我校举办“中俄区域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学校机关党委举行换届选举大会
- 我校举办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 我校科研团队揭示气候变暖驱动动物群落生态控制转变的机制
- 喜讯|我校2项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研讨会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工系统工作会议 03-15
- 筑牢防线 |学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03-15
- 学校召开第五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03-11
- 学校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 03-10
- 学校开展精彩系列活动庆祝“三八”节 03-10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03-10
高考招生
- 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章程(2016年)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招生工作章程 08-05
- 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