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开大学 > 新闻公告 >

南开校友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粒子物理与场论”分部副主席

2018-11-26 0 新闻公告 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佟 记者 乔仁铭)日前,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校友韩涛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粒子物理与场论”分部副主席,并将于2021年就任该分部主席。

  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成立于1899年,是世界最大的物理学组织之一,拥有55000余名会员。学会出版有十余种科学期刊,包括《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Review of Modern Physics》等。学会中的“粒子物理与场论”分部(Division of Particles and Fields)建立于1967年,目的是研究基本粒子和场的结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设计发展高能加速器和高能物理的其他设备及计算技术用来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策划制定美国高能物理的未来方向,并协同物理学会其他分部共同发展物理学教育,向美国社会及政府部门宣传介绍物理知识成果。粒子物理与场论分部的决策机构是由13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分部的主席、副主席主持其日常工作。

  韩涛198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83年在南开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在物理系任教两年。他1985年出国,于199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费米实验室理论部作博士后,并于1993年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任助理教授、副教授。1997年,韩涛受聘威斯康星大学任终身教授、基本粒子物理研究所副主任。他现任美国匹茨堡大学物理天文系高能物理杰出教授、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中心主任,2003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是华人物理与天体物理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成员。曾任教育部长江讲席教授、“千人”讲席教授、清华大学访问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

  韩涛主要从事对撞机上的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高能QCD和电弱理论、粒子物理理论模型的唯象学等方面的研究。他与合作者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名为“集中横向动量”的观测量,在对撞机实验中被用来发现Higgs粒子衰变到两W粒子的过程。他还首先提出了“排除中心喷注”“标记向前喷注”等运动学概念,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电弱对称破缺机制的WW散射等过程中。此外,韩涛对低能超对称理论和额外维理论的场论方法描述及实验探测、中微子质量产生机制在对撞机上的检验、在对撞机上寻找暗物质粒子和Higgs粒子的唯象学也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国际上高能物理学领域非常活跃的知名学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开校友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粒子物理与场论”分部副主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