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学子在第四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中获佳绩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忠伟)11月22日至24日,第四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决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派出的3支参赛团队分别荣获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这是南开学子在密码学领域全国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3支队伍在决赛中因作品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突出了密码学技术在网络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空间和应用价值,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密码技术实践能力,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在学校教务处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支持下,南开大学组成了3支参赛团队。获得一等奖的“Overwhelming”团队由阎萌、朱沛丰、唐本靖3位同学组成,李忠伟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参赛作品是“基于区块链的密钥分享和重构方案”,并进入特等奖候选答辩。获得二等奖的“数据溯源”团队由周子祎、吴天昊、徐子越3位同学组成,刘哲理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参赛作品是“基于保留格式加密的数据溯源算法与应用研究”。获得三等奖的“Diffie”团队由李海涛、王灿灿、马宁远3位同学组成,苏明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参赛作品是“一种提升文件加密安全性的手机令牌实现”。
本次大赛共有来自47所高校的219支队伍参加,经过此前两轮初赛和复赛阶段的选拔,最终有96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阶段分作品演示、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环节。决赛题目分为两大类。其中,A类题目为专业密码企业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给出的命题;B类题目为各团队自拟命题,可根据各自擅长的方向自由命题。竞赛的题目涵盖了密码发展史、古典密码、密码协议、密码应用、密码分析、密码标准与法律法规等内容,更加注重国家密码标准和SM系列密码算法的学习和应用。
全国密码技术竞赛是在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中国密码学会主办,中国密码学会教育与科普工作委员会、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得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鼎九信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由天津灵创智恒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持,宗旨是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普及密码知识,实践密码技术,发现密码人才,鼓励创新思维,增进团队协作,推动我国密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密码是保障网络空间和信息化安全的核心技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本次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开学子在第四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中获佳绩
相关推荐
- 最美教工集体:以“译”战疫 守好“国门”
- 共青团南开大学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 杨庆山主讲返校开学后形势政策“第一课”
- 南开大学研究团队统一了两类自加速效应
- 南开大学4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 跨越3500公里的军民“牵手”
- 【迎百年校庆】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南开博士后论文入选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
- 南开教授受邀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
-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研讨会南开举行
-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校领导班子交流调研成果
- 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单位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校领导调研化学学院
- 南开大学2019年自主招生开考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学校食堂免费提供饺子 与师生共庆小年
- 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
- 纪念周恩来总理入学100周年暨视察母校60周年主题展览举行
- 天津市金融工作局领导应邀来校作专题报告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