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来:中日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在哪
张玉来

" 希望明年樱花绽放之际,迎接习主席访问日本,把中日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 ",这是安倍首相在大阪 G20 会议上再次表达对新时代中日关系的期待,这番话也表明中日政治关系已大幅转暖。与此相应,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在不久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中也指出,中日应增强伙伴意识,摒弃对手思维。在政治关系回升的背景下,素有 " 压舱石 " 之称的中日经济关系更是大有可为,潜力巨大。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在经济上就逐步形成了互惠共赢的突出特征。中日经济关系经历了最初以煤炭等 " 原料换技术 " 的贸易互惠型,过渡到 " 以市场换技术 " 的投资互惠型,再到经济全球化浪潮后的价值链互惠型模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局面,让两国政治家达成了战略互惠的共识。
中日经济关联紧密性还体现在两国是东亚生产网络的双核心——一个是生产加工中心,另一个是零部件及生产设备供给中心,均是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构成。早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其对美国和欧盟出口高达 4700 亿美元。2018 年,仅中国一国对美国和欧盟出口额就分别达 4784 亿美元和 3996 亿美元。作为 " 世界工厂 " 的供给源,日本对华出口的中间产品占比将近 7 成,这也导致日本电产、村田电子等电子部件以及发那科、安川电机等生产设备制造商都形成了对中国市场的严重依赖。中日均为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国家,任何对现有价值链体系的冲击都将影响两国利益。
中日经济关系中的两大根基——贸易与投资也是推动双方未来经济合作的重要力量。仅从规模来看,2018 年中日贸易额已达 3277 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而中国更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在投资领域,日本对华投资一直是中国利用外资的重要构成,中方统计数据 2018 年为 38 亿美元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则为 107.5 亿美元 ) ,累计对华投资余额更高达 1082 亿美元,位居各国之首。如今,在华经营日本企业数量已超过 3.2 万家,该数字是在美国经营日企数量的近四倍。从未来趋势看,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中国仍将继续吸引日本企业目光," 中国机遇 " 将成为推动日本产业转型的重要动力,反过来,技术先进、产业领先和经验丰富的日本,对于中国发展无疑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中日经贸合作可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新的增长点:
第一,第三方市场合作。2018 年 10 月,第一届 " 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 " 上,中日签署了包括基础设施、金融、物流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 52 项协议,涉及总金额超过 180 亿美元。此举既体现了日本对中国 " 一带一路 " 倡议的态度出现逆转,也反映出日本急于推进和落实基础设施出口。如果双方共同努力在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上尽快推出样板工程,形成示范效应,双方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一个新的热潮。
第二,服务贸易合作空间非常广阔,可成中日经济关系的第三大支柱。迄今为止,服务贸易堪称中日共同 " 短板 ",相比美英等国上千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中日两国均为逆差 ( 2017 年日本逆差 65 亿美元、中国约 2400 亿美元 ) 。然而,鉴于两国经济互补性,拓展服务将有利于双方利益。如中国游客入境消费已成日本经济新增长点,2018 年消费规模约 180 亿美元 ; 与此同时,日本对华跨境电商也已突破 200 亿美元。此外,日本便利店在加速向中国拓展,如 7-11、罗森等在中国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这种 " 看不到资本 " 的投资模式无疑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服务业效率。
第三,两国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相互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的判断也为日企提供了新的方向,最近一些日企纷纷扩大在华冷链物流业务,以应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对新鲜食品的需求。显然,类似 " 中国需求 " 也将推动日本企业不断实施产业转型。
第四,电子货币。在电子货币方面,日本也对中国青睐有加,在中日推进金融合作、扩大货币互换规模的大背景下,日本不仅积极借鉴中国新支付方式的经验,金融领域的日企巨头更是积极争取承接人民币相关业务。如果未来双方能在货币合作上有大的突破,将会对双边贸易有一个很大的推动。
第五,人才交流与合作。作为人才大国,中国在 AI、5G 等技术领域正在突飞猛进,这恰恰是日本企业所需要补充和强化的。因此,中国深圳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才聚集地成为日企关注的重点。双方未来也可以在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合作,发挥彼此优势,在新兴行业共筑价值链。 ( 作者是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张玉来:中日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在哪
相关推荐
- 【迎百年校庆】赵忠贤院士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八里台校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踊跃
- “最强大脑”人气选手“逍遥散人”:在游戏中发现自我
- 王恩哥院士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南开大学-悟空投资熵控网络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 南开大学教授于宏兵、刘伟伟获评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 团结报:周恩来: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徐行 刘新钰)
- 山东京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马韵升一行访问南开
- 天津市副市长王卫东一行到我校调研
- 学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工作会议
- 南开5个社科实验室通过天津市教委认定
- 【迎百年校庆】著名数学家庄志达院士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第六届中欧生命科学论坛南开大学举办
- 周才庶:文学批评如何做到独立又洒脱
- 专家学者南开研讨后疫情与“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
- 第四代表团召开讨论会
- 南开的第一抹春色
- 校领导春节前看望慰问老同志和院士专家
- 我校3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世书画文学文献整理和研究”开题暨学术研讨会召开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