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科研人员为地球水起源提供新思路
核幔分离过程中地球深处可以存在巨大的水库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乔仁铭)“地球的水从何而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谜,这对于理解生命是如何出现以及地球内部动力学是如何随时间演化至关重要。

日前,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李含飞博士、董校副教授及其合作者对这个重要科学问题给出了新的思路。相关论文“Ultrahigh-PressureMagnesiumHydrosilicatesasReservoirsofWaterinEarlyEarth”1月21日发表在物理学顶尖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列为编辑精选(Editor’sSuggestion)。物理成果报道杂志《Physics》特邀为其撰写专题文章。
目前,关于水的起源有两个争议的观点:一是“地狱起源说”:水来自于地球深处,即地球在吸积期获得了大量的水,并储藏与地球内部;二是“天堂起源说”:在地球形成后,富水陨石轰炸提供了大量的水。
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第一种假设。氘/氢(D/H)比被认为是水起源的指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地球深部地幔的D/H比很低,接近于早期地球的基本组件顽辉石球粒陨石和原始太阳星云,远低于彗星等太阳系外围物质。这给地球内部的水可能直接来自原太阳星云提供了有力证据。
然而,这一假说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与其他行星材料如铁、硅酸盐相比,水的熔点和沸点要低得多,因此在新生地球的数千度的炙热表面,水会被蒸发到太空中。由此可见,水只能存在于在地球新生吸积期储存于地球内部深处,同时在新生地球演化到一定程度时将水释放出来。然而这一过程中的物质存储形式却尚不明确。
董校副教授长期从事极端条件下水合物的设计以及物性预测的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结构预测方法,发现两种新的水合硅酸镁相在数百万大气压稳定。其中,α?Mg2SiO5H2稳定在262–338GPa,β?Mg2SiO5H2338GPa以上稳定(对比如今核幔分界处的压力为136GPa,地球中心的压力为360GPa)。两者结构上的区别为β?Mg2SiO5H2拥有首次预言的镁离子9配位形式。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在高温下都具有准一维质子扩散的超离子导体形式。

两种Mg2SiO5H2的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在300GPa,α?Mg2SiO5H2和β?Mg2SiO5H2有非常高的密度和极高的含水量。其中Mg2SiO5H2含有11.4wt%的水,只略微少于δ?AlO2H和H相(MgSiO4H2)中约15wt%的含水量,高于大多数其他报道的水合硅酸盐和氢氧化物的含水量。分子动力学计算预测,Mg2SiO5H2耐热性远好于其他含水矿物,在高达8000K的温度下,也没有融化的迹象。

含水硅酸盐参与的早期地球演化过程
在早期地球内部,因为核幔尚未分离,硅酸盐和过量的氧化镁可能深入到地球内部深处,从而承受远比现今更高的压力,比如高于262GPa,而此时则可以以Mg2SiO5H2的形式储存水分。
计算表明,理想状态下早期地球内部以Mg2SiO5H2的形式可以储存8倍现今海洋质量的水。而后随着核幔分离的进行,铁质核区逐渐长大,从而将硅酸盐抬高并降低其所受压力,从而迫使Mg2SiO5H2分解释放水分。而释放出的水分通过复杂的地球物理和化学过程返回地表,而此时,地表已经足够冷却能够保证液态水的存在,形成原始海洋。而Mg2SiO5H2的分解产物,MgSiO3和MgO,它们仍然在下地幔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Mg2SiO5H2的发现对于人类认识其它类地行星,尤其是超级地球中的物质循环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该项工作填补了含水硅酸盐体系在数百GPa压力下物质存在形式的空白,开拓了早期地球水和轻元素循环的新视角,加深了人们对核幔分离过程中物质存在和循环过程的理解。
在同一期《PhysicalReviewLetters》中,南京大学的孙建教授发表了一个相关的体系H-Si-O并着重阐述了该体系中新发现的化合物在天王星、海王星等冰行星中的影响。《Physics》特邀为这两篇工作撰写了专题评论文章“MineralCandidatesforPlanetInteriors”,其中法国天文学家TristanGuillot评价“两篇工作都是有重大潜在应用价值的创新工作”。
《PhysicalReviewLetters》是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PhysicalSociety)于1958年创办的物理学综合性期刊,属于物理学顶级刊物,主要发表重要的物理研究成果。《Physics》为美国物理学会创办的科学报道期刊,主要针对最新的重要科研成果进行报道,前身为《PhysicalReviewFocus》,在学界具有很大影响力。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广州超算中心、南开大学超算中心及其他相关基金资助或支持。
相关链接: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035703
《Physics》评论文章链接: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5/9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南开大学科研人员为地球水起源提供新思路
相关推荐
-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南开举行
- 南开大学三位教授入选第二批天津市杰出人才
- 南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
- 南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表彰大会举行
-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尚斌义一行来校调研
- 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行讲座祝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 杨振宁肖像
- 爱国尚公育英才——纪念南开校父严修诞辰160周年
- 南开学者谈疫情之下如何力促扶贫工作任务完成
- 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暨2020年度考核会议
- 南开退休教师骆春树冰河勇救落水者
- 葛顺奇:应对疫情 中国采取更加开放和便利化的措施
- 【迎百年校庆】江小涓教授做客“百年南开大讲坛”
-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智能网络安全研究中心南开揭牌
- 迎庆第37个教师节 南开大学举办“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南开大先生”专题座谈会
- 院士名师与本科生面对面 畅谈“生物科学现状与未来”
- 柯平:去SCI化与社科评价体系建设
- 我校召开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研讨会
- “中国有约·你好天津”启动仪式我校留学生展风采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