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胜 胡熙:把深圳打造成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
2020年10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为深圳描绘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指南和宏伟蓝图。
深圳作为过去四十多年全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带头作用;而当前在即将全面实现小康并加快向第二个百年目标推进,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中央又作出将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部署,这是新时代赋予深圳的又一重大使命,也是重大的历史责任。
实现分配更加合理公平,缩小收入差距,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实施方案》核心思路。《实施方案》中对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各项顶层设计做了详细阐述,明确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改革的方向,确定了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既是对我国分配制度、对生产要素构成等认识的持续深化,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运用、新发展。
一是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一直是大城市发展的“瓶颈”。此次中央赋予深圳更大的权力,既包括扩大土地使用权限和范围,又涉及土地使用结构和交易方式的优化调整,支持深圳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守正创新,鼓励通过盘活存量用地,回收闲置土地,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拓宽土地供应来源,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提升土地使用效率,通过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一二级市场联动的土地市场服务监管体系等市场化方式,形成清晰界定所有、占有、支配、使用、收益、处置等产权权能的土地制度安排。
二是《实施方案》对知识、技术和数据等新兴生产要素提出了具体改革要求。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高地”,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兴生产要素在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显著。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产生、发展都依赖数据、知识、技术等稀缺要素资源。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将有助于完善技术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鼓励全社会的技术创新、知识创造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共建共用,让要素价值由市场来决定,让技术的创造者,知识、数据的拥有者能获得的合理的报酬,构建起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不断完善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知识创造价值,价值鼓励创造的良性循环。
三是明确了如何按生产要素来分配收入。土地、劳动力、资本、知识、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但是生产要素怎样参与分配?按什么标准来决定不同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比例?这些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意义重大。《实施方案》提出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率先探索完善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反映了商品的供求变化和稀缺程度,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越高,反映了该种要素的稀缺度越大,社会对它的需求越旺盛,它对市场的贡献也就越大,市场对它的评价也越高,在健全统一的市场中,这种生产要素理应获得更高的报酬。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匮乏,劳动力稀缺,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占比较高。当前,技术、数据、知识的作用越发突出,市场对其评价也不断提升,该类新兴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也将不断增大。同时劳动作为价值创造最重要的来源,仍然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着力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同时注重发挥企业家的管理才能,支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40年过去了,2019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共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时代孕育新机遇,需要新作为。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改革实践必将在打造经济特区升级版,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先行一步”,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共同富裕的成功范例。
(陈宗胜系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胡熙系南开大学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陈宗胜 胡熙:把深圳打造成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相关推荐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觉悟社纪念馆参观学习
- 我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
- 著名数学家龙以明院士退休暨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举行
- 杨庆山会见浦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一行
- 新天钢集团党委书记一行访问我校
- 逄锦聚:推进经济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南
- 南开大学举行2020年毕业生党员骨干专题培训
- 校领导为科研部讲授专题党课
- 2021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南开大学分营开营
- 天津市台办、台盟天津市委会慰问我校留津台湾师生
- 南开大学—牛津大学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暨首届南开大学—牛津大学医学生命科学研讨会开幕式举行
- 校领导春节慰问在岗职工和留校学生
- 【纪念严范孙先生诞辰160周年】作为诗人的严修:“南开校父”严修的诗与诗学
-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开诊
- “寰宇星通”创业团队:打破技术壁垒 助力国家航天事业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南开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 奏响“爱国三问”时代强音——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宣讲侧记
- 校领导到沧州研究院调研推动工作
- 南开大学“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提升党建工作能力专题培训班”开班 杨庆山作首场报告
- 逄锦聚教授领衔 《奋斗与创新——新中国经济理论与实践70年》出版发行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