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我和校长聊聊天
第39次“校领导接待日”暨2020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举行
南开新闻网记者吴军辉摄影报道

“作为武汉籍学生,我深切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无论是各种补贴的及时发放、居家心理疏导,还是协调我们返校完成毕业实验,都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的困难。”“虽然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我们不慌,因为学校、老师、同学、校友,都在帮助我们,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希望学校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引进更多一流人才,营造大师级人物到南开讲学的学术氛围,希望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把体育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希望学校进一步帮助因疫情而出现困难的出国留学群体和就业困难生”……
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南开大学14名毕业生代表与校领导围坐在一起畅谈毕业感悟。他们有的谈成长经历,有的讲未来规划,有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也有略显尖锐的“拍砖”“吐槽”。6月18日,南开大学举行第39次校领导接待日暨2020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校长曹雪涛、校党委副书记杨克欣,校长助理曲凯与会倾听毕业生们的“心里话”。尽管戴着口罩,但毕业生们荣校爱校的热忱丝毫不减。

谈成长“公能”校训浸润心灵
毕业生代表中有的赴西部支教,有的扎根基层,有的考取了政府公务员,有的入职民营企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也有的下定决心准备“二战考研”……虽然,在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他们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向前迈步十分艰难,尽管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前途道路各异,但大家言语之间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公能日新”南开精神的深刻影响。
经济学院硕士毕业生宋超是一名来自四川雅安的藏族学生,通过定向选调他将赴云南省财政厅工作。“我从西部而来,南开的济世情怀鼓舞着我回到西部、建设西部。我想通过自己在南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播撒给更多人。”
“在南开,我的能力提高了,我的阅历增长了。我曾跟随老师去过祖国许多地方,了解国情世情,体悟基层冷暖,也在此过程中更加坚定人生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毕业生姚征曾任天津市学联主席、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席,参加天津市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毕业后,他选择加入南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到新疆做一名支教老师。
物理学院物理伯苓班本科毕业生杨凤妍四年大学生活的主线是“学习和科研”。毕业后,她将赴耶鲁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光电器件和微纳光子学方向的研究。“是南开的‘公能’精神指引了我做出的这个选择。我有期待同时也有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为我国科技发展,尤其在目前‘卡脖子’的芯片制造方面略尽绵薄之力。”
曾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南开入伍八学子之一、商学院本科毕业生董旭东表示,正是南开求学的经历让他能够走进军营接受锻造,并得到了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这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立足本岗、报效国家的志向。曾在部队荣立个人三等功,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他,考取了天津市选调生,即将开启为民服务的新征程。
历史学院硕士毕业生陈佳欣凭借这在学期间丰富的实习经验和优异的学习成绩,进入了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一名HR。从黑龙江到天津,南开7年,她从踏入大学校园的满心期待和些许忐忑,到经历一系列挫折后愈战愈勇,站在学生最高奖“周恩来奖学金”的评选舞台上,再到如今入职校友企业再续南开之缘。“我从心底感激南开,是‘公能’精神指引我不断向前。”
提建议 期待母校新纪腾襄
座谈会上,毕业生代表还围绕做好就业工作、增强研究生健康体质、支持跨学院选课、加强学生心理疏导、营造高水平学术氛围、引进一流人才、加大赴西部基层学生支持力度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希望母校新百年聚力腾飞。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话题备受关注。大家纷纷建言,希望学校能够更早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和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能够将培养和就业打通,使课程设计、专业知识设置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能够充分调动校友资源,将学院、学校的就业平台、渠道、资源进一步打通、整合、共享。
14位学生代表中,一位坚定“二战考研”的同学也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表示希望学校对于考研群体给予更多关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复习考研提供支持。发言结束后,与会师生对她报以长时间的掌声,向她以及和她一样仍在为前路拼搏的考研学子致以真诚的鼓励。
在支持学生多学科交叉发展方面,同学们希望,学校进一步充实完善跨学院选课机制,从学科群的角度去考虑,开展学生跨专业选课大调研,统计同学们的跨选需求,科学规划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依此完善跨选机制,给同学们的多维发展再增助力。同时,希望学校,立足通识教育,建设一批大师引领的前沿课程,让学生感受科学魅力,树立远大目标。
在增强研究生体质健康方面,同学们建议,学校进一步落实“以体育人”的理念,将体育课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必修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的调整,引导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与综合素质。
在扩宽学生国际视野方面,同学们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入实施“全球南开”战略,特别是本科教学境外提升计划,加强宣传以及政策支持力度,深化院级专业合作,让学生“走出去”,同时鼓励更多学生将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作为职业选择。
送祝福 志存高远踏实笃行
曹雪涛认真听取了各位毕业生代表的发言,对大家在南开的成长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欣慰,并对学生提出的具体困难,意见建议进行了回应。
曹雪涛说:“我代表学校,向你们,也通过你们向全校今年毕业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祝贺和热切期盼。期盼着大家在未来的就业创业道路上,在各自的岗位上,能够继续发扬南开精神,在祖国各地、四面八方,建功立业,让母校为你们骄傲。”
“从2020年春节前后到现在,我们经历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曹雪涛说,相信大家从中感悟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动员能力。中国最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迅速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这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坚定团结,也离不开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奉献和坚持。
“这次疫情,也让很多同学经历了一个难忘的毕业季、就业季。各种困难向你们袭来,你们甚至离别之时,都可能没有聚在一起畅叙离别的机会。但是,越是困难,越是能够看到一个人坚定的素质。同学们迎难而上,走向西部、下沉基层、出国深造、为民服务,你们让我对南开精神有了更新、更鲜活的认识。”曹雪涛说。
对于即将走出校园,分赴五湖四海的毕业生,曹雪涛提出四点期望:希望大家,首先,要志存高远,立大志,做大事,以鸿鹄之志指引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迷茫之中坚定地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其次,要心系国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南开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自觉传承百年南开爱国报国的民族心、民族魂;第三,要脚踏实地,凡事不能急于求成,不为浮躁风气而所动,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工作,一点一滴积累,行稳致远,开拓一番天地;第四,要勇于拼搏,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以强大的内心、扎实的能力、科学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勇敢迎接一切未知挑战。
“作为老师,作为你们的校长,我衷心地希望你们在各自选择的人生征途中,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大有作为。也期待你们凯旋南开!”曹雪涛说。
当天,校党委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负责人一同参加了座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毕业前,我和校长聊聊天
- 上一篇:南开大学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座谈会召开
- 下一篇:南开大学参加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
相关推荐
- 学校抓好“四史”学习教育铸牢南开之魂
- 升国旗!庆国庆!
- 校领导调研人工智能学院
- 我校召开新聘期岗位聘任工作部署会
- 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的重要回信亮相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 杨庆山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 南开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天津市表彰
- 南开大学与格拉斯哥大学续签孔子学院合作协议
- 我校召开党的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 南开大学-欣旺达先进电池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
- 南开大学合作办学校友奋战在抗疫一线
- 南开大学召开2021年度二级单位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
- 南开师生热议“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 吴志成:以高水平开放合作促进人类命运与共
- 南开学子组建800余支队伍 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 天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线开展教学经验交流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日开考
- 叶嘉莹 那不是水中的光影
- 南开大学开通2021年津南校区返乡直通车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03-16
- “南开大学—金泽大学交流日”线上举行 03-16
- 天津市领导来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南开教授为“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作主题讲座 03-15
- 我校参加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03-15
- 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领导来校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03-15
- 南开大学牵头成立“大思政课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03-14
高考招生
- 南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7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6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3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5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開大學2013年招收香港地區免試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09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1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
- 南开大学2012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