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盾,战疫有我——文学院开设“书香民大”系列课程之《含英咀华?文学经典品读》
新闻网讯 在疫情防抗期间,为进一步充实各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我校教务处决定开设“书香民大”系列线上通识课,文学院何春环、黄鸣、刘紫云、叶楚炎、曹立波五位老师积极响应,主动请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含英咀华·文学经典品读》课程。老师们从五千年华夏文明中汲取营养,将三尺讲台的风采延伸到网络屏幕,携笔为刀,以文做盾,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特殊的形式投身到本次战“疫”斗争中来。
团队协作,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举国防疫的日子里,中央民族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意见,积极响应党中央“停课不停学,延期不延教”的号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担负起高校防疫之责。由教务处牵头、文学院开设的书香民大系列之《含英咀华·文学经典品读》课程随之问世。虽然这是本学期开学之前临时新增的课程,但各位老师却未曾有半点马虎。教务处下达课程建设任务后,由古代文学教研室的何春环老师牵头,与黄鸣、刘紫云、叶楚炎、曹立波老师迅速组成授课团队,积极开展网上研讨,大家围绕课程名称的拟定、课程章节、教学大纲、在线课程建设等事项群策群力,力求保障上课质量。课程团队的五位老师在完成本专业原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认真开展问卷调查,力求结合通识课的特点对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选修学生因材施教。由于既要承担原定的本专业教学任务,又要准备临时新增的这门通识课程,老师们经常熬夜奋战,但大家毫无怨言,积极备课,从授课内容到网络技术,一丝不苟。
方式多元,用认真保障教学实效
“传道授业,不拘一时一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网络成了人与人交流的最重要平台。随着各高校纷纷推迟春季学期的开学时间,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优质高效的远程教学,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保障教学实效,课程组的五位老师实现了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相结合的“三个多元化”。
在教学方式上,本课程全部采用线上教学,由教师提供阅读书目和相关书籍的电子文本,辅之以内容提要、文本细读、鉴赏方法介绍等方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讨论、亲身实践等环节的设置,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视角和立体分析的方式,带领学生体验和感悟文学经典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领略文学经典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各位老师利用腾讯会议、超星直播等平台进行在线直播,同时还通过群聊、微信等不同渠道,进行在线答疑、讨论等,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确保师生第一时间沟通,体现了教师们的严谨认真和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课程的内容设置独具匠心。在授课内容上以先秦至清代文学经典名篇的文本讲读为载体,涉及不同时期兼顾不同文体。按照时代先后,分别由《诗经》、《史记》、唐诗、宋词、《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专题构成基本内容框架。五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各自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形成了这门课程的强大专业阵容。本次课程共包括6章,其中,黄鸣老师负责讲授“《诗经》:先民的歌唱”和“《史记》:究天人之际”两个部分,带着同学们穿越千年的时光,以书本为媒,重新体悟几千年前华夏先祖的生活、情感境遇,探究流传在中华民族骨血中的品质。何春环老师则引领同学们品味唐诗宋词之美,从唐诗宋词的发展流变和鉴赏方法两大部分入手,在一片月光下尽兴地与太白对饮,于长亭折柳观柳七泪眼凝噎;在口齿噙香中,探究唐宋文人如何将情感一一摄于笔端。刘紫云老师则以《金瓶梅词话》的日常叙事为切入点,重点讲述了这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却饱受争议的无奇之奇,带领同学们认识不一样的《金瓶梅词话》。叶楚炎老师的授课内容则以对《儒林外史》的解读为主,围绕功名富贵与行文出处展开,将宏观的讲解和文本细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习惯。最后一章“人情练达、辞藻馀香:《红楼梦》”的主讲人由曹立波老师担任,不仅会讲述《红楼梦》中人物的缺憾之美、语言的传神之美、结构的网状之美,还将《红楼梦》对现实人生的启示分享给各民族学子。
在考核方式上,为了更好地让不同专业学生能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积极参与审美实践,选课学生可以灵活采用不同形式展开鉴赏活动,既可以是对文本做注释或评点、撰写读书笔记、赏析文章,也可以采用文体仿写、文本改编、演唱或舞蹈表演等形式,教师根据其完成情况评分。
在《含英咀华·文学经典品读》课程建设中,五位老师尽心尽力,力求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和考核方式多元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切实保障了教学实效。
3月20日春分之日的下午,黄鸣老师利用腾讯会议进行了第一次线上教学,向同学们介绍了本课程的宗旨、主要内容与分工,并进行了《诗经》导读的讲授。黄老师从《诗经》的经学阐释与文学阐释的不同出发,结合先秦时代的历史与文化,由《关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说起,从礼制角度与儒家教化论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诗意,使同学们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好戏已经开幕,精彩仍在继续。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老师们将秉持一如既往的严谨认真,以不同的授课风格和多样的授课方式,引导同学们品读不一样的文学经典,与各民族学子一起体味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深邃,充分发挥文学院的教学特色。《含英咀华·文学经典品读》课程团队的五位老师利用专业优势为防控疫情助力,用实际行动书写民大人的责任担当。不仅做到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还引导广大学子在对文学经典的品读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向真善美靠近,好地体悟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作为青年人肩上的使命。凛冬已过,上巳来临,让我们共同迎来春暖花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以文为盾,战疫有我——文学院开设“书香民大”系列课程之《含英咀华?文学经典品读》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2020年度第四次学生工作会议强调:用心用情 毫不松懈做好各项工作
- 我校新获批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央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上线
- 母校情缘一线牵 校友共话同窗情 中央民族大学举办校友代表座谈会
- 普洱学院院长成文章一行来校交流调研
- 中央民族大学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集中学习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受聘我校客座教授
- 中央民族大学2021年开学典礼
- 投身民族美术教育 | 2021年度宝钢优秀教师芮法彬教授
- 音乐学院师生参与国家大型群众性歌唱节目 《我爱你,中国》合唱录制
- 张京泽在甘肃调研时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
- 石亚洲主持召开校史编纂工作推进会
- 张京泽与校内挂职干部座谈强调:加强交流了解 切实增长才干 服务学校建设
- 学校举办2021年新进教师培训会
- 邹吉忠“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慰问一线女教职工
- 教育学院教师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2项优秀成果奖
- 我校2位校友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 我校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 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校召开第37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
- 校领导与丰台校区学生代表座谈
新闻公告
- 校领导慰问丰台校区寒假返乡学生 01-10
- 武警某部政委一行来校调研走访 01-07
- 我校舞蹈学院多名教师获奖 01-06
- 学校举办2021年新进教师培训会 01-06
高考招生
- 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2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艺术类招生章程 08-05
- 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专业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