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怎么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思考和审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笔者认为必须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搞好课程思政建设的“牛鼻子”,才能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提升育人成效。
把握“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内涵
“三全育人”从字面上来了解,“全”意味着全部、全面,意味着动员起所有的力量;从内涵上来认识,笔者认为其重心在协同,即如何调动全部资源按照预定轨道有效运转从而发挥出更大作用。而课程思政将专业知识中隐性的思政教育目的显性化,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技能背后的价值意蕴,明白“学什么”与“为什么学”和“学来做什么”的终极意义。因此,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和价值遵循就是“三全育人”。
同时,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首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课程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最基础的元素,也是最重要的育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不能脱离课程教学。要深入落实“三全育人”的任务,务必要梳理各类专业课程,尤其是高职院校中的技能类课程,挖掘和梳理其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只有除思政课外的其他课程也能处处彰显思政教育元素,处处体现教师培育学生品格的用心,才能充分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剖析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误区
笔者通过对15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的调查得知,调查院校全部启动了课程思政工作,虽然有很多有益尝试,但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以观摩示范课代替整体建设。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部分高职院校采取的做法是先推进一批示范课再带动整体建设。示范课体现该门任课教师个人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囿于授课教师的能力,效果因人而异,而一门课程全部章节之间如何体现思政元素的逻辑推进,一个专业不同课程之间如何实现层级联系的有序连接,只有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协同与互动才能完成。
二是以工作方案代替制度建设。目前已经推出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虽然多,但主要聚焦在不同工作阶段开展各类学习、研讨和示范课程建设,缺乏“协同”广度和“育人”深度上的思考,无法系统构建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缺乏长效机制建设。
而根据调研分析以上现状可以发现,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第一,对课程思政认识上的缺失。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从“是什么”角度而言,其究竟包含哪些元素还缺乏系统地梳理。从“为什么”角度而言,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没有真正悟懂吃透。从“怎么做”角度而言,部分老师没有形成有效思考。调研显示,仅28.1%的专业课教师会主动思考,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
第二,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缺位。如何评价一门课程是否达到了思政教育效果,思政元素体现深度如何,教师是否有能力实现,实现效果怎样,如何保证教师一定会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相关部门如何监督、反馈与指导,目前尚缺少对课程思政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有效构建课程思政制度体系
高职院校要结合高校特点与职教特色做好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构建制度体系,以制度为引领,规范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具体举措与评价制度。
首先,从思政教育角度出发建立学教协同制度。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有机融合并显性展示的具体方式。从系统运作来思考,只有两个层面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推进,建立完善的学(学工系列)教(教学层面)协同制度才能持续深入地推进课程思政。
一是优化教师培养培训制度。专业课教师要有计划地开展思政培训,思政工作人员要有计划地开展教法培训,两类人员同步考虑,以便在理解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同时,围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从重要节点入手,如入职前的新进教师培训、教师职称职级评定前的条件设置等关键环节,针对课程思政提出具体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
二是建立协同备课制度。高职院校的二级院系可以系或教研室为单位,邀请课程所授班级的辅导员、党支部书记等思政工作队伍人员共同备课,按一定周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共同讨论,挖掘具体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商定思政元素的表现形式,如诗词、视频、典型人物案例等。
三是建立定期研讨制度。高职院校的教务部门与学工、团委、宣传等部门要建立定期研讨制度,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整理,为专业教学提供更多信息、资源与建议,进而梳理各专业课程思政有哪些共性的“思政元素”,哪种教学形式更有利于体现思政育人。
其次,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形成课程思政科学评估督导制度。
第一,修订教学运行方面的制度。一是完善教学大纲。所有课程设置“课程思政”作为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关于“思政元素”具体体现与时数分配等。二是完善教研室相关制度。选拔思政工作队伍人员进入专业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系列研讨。
第二,修订教学督导制度。吸纳思政方面的教师或工作人员加入到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中来,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施过程,建立闭环式督导,对课程大纲、课程教学、教学评价等环节设置明确的检查指标,将课程思政专项督导与日常督导相结合,确保课程思政落实在每个环节、落到实处。
第三,构建课程思政评价制度。一是确定评价元素。从课程思政元素引入、融入方式、学教协同程度、实施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着手,构建基于“学校—院系—专业—课程”四级纵向与横向交错的全面立体评价体系。二是确定评价内容。建立基于授课教师为中心的评价制度,并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建立工作评价机制,从二级院系落实的层面设置评价要素和指标,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有机融合,完善课程思政纵深推进的内生动力。
(作者:暨星球,系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
(转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5月4日03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三全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怎么建
相关推荐
- 抗“疫”时刻,我们的思政课这样开讲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工程系2020-2021第一学期实验实训耗材采购项目询价采购招标公告(第二次)
- 我校开展实战灭火演练活动
- 关于组织参与全省高校“中科杯·勇往职前·大学生就业技能与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迫切需要改进
- 关于公开征集项目采购参考方案的公告(LNCC2021064)
- 我校创新创业团队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 交通工程实训中心实训生产环境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项目采购询价公告(第一次)
- 关于推迟发放我校2019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准考证的通知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公开招聘新进人员办公桌椅、组合柜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实验综合楼消防安全设施改造项目结果公告
- 在高质量建设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如何作为:“高”字上发力 “实”字上用功
- 专业目录“大改”为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基
- 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
- 关于2020年春季返校复学的通知
- 关于公开征集项目采购参考方案的公告(LNCC2021036)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 教改之问⑥|职业教育法首次修订,为职教发展保驾护航
- 关于开展2020年辽交专“诗传古韵 ? 词润芳华”教职工诗词大赛的通知
- 2019-2020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公示名单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2021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工作会议 06-30
- 我校走访慰问老党员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06-29
- 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 06-29
- 主动对接能源战略 前瞻布局人才培养 06-29
- 关于第十五届“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推荐结果的公示 06-28
- “十四五”,职教质量年报如何出新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