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学院李丹教授和宁国宏教授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封面论文
近日,化学与材料学院李丹教授和宁国宏教授团队以暨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在顶级化学材料学术期刊Chemical Reviews(影响因子52.758)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题为“Coinage-Metal-Based Cyclic Trinuclear Complexes with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Theories to Experiments and Structures to Functions”的综述论文,化学与材料学院讲师郑霁为第一作者。该论文结合李丹教授研究团队15年的研究成果积累,对铸币金属环三核单元体系的研究历史、进展,从理论到实验,从结构到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Chemical Reviews封面)
(论文首页截图)
铸币金属的闭壳层一价阳离子与碳或氮给体型的桥联配体常可构筑环三核配合物(cyclic trinuclear complexes, CTCs)。其特征性的平面型三金属配位九元环具有高度可调的π-酸/碱性,可形成多重分子内和分子间亲金属作用,且其线性二配位的金属中心可作为有效的路易斯酸位点。另外,此类配合物及其超分子聚集体常展现丰富的发光行为和电荷转移性质。通过将这样的环三核单元(cyclic trinuclear units, CTUs)作为次级构筑单元引入笼状配合物和无孔或多孔配位高聚物中,又可提升其稳定性并赋予新功能。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环三核体系成为一个体现交叉学科研究的典型体系,在包括固态照明和显示材料、金属离子和易挥发有机化合物发光传感与检测、分子发光温度计、分子导线、半导体、催化等丰富的应用领域中表现优异。本综述对环三核体系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内容涵盖该体系的合成、结构、电子结构本质、发光性能和潜在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环三核体系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李丹教授团队多年以来将环三核体系作为主要科研兴趣之一,在该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J. Am. Chem. Soc., Angw. Chem. Int. Ed.和CCS Chem.等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代表性成果包括:(1)在国际上首次引入水(溶剂)热合成,为合成Ag(I)和Cu(I) CTCs及带Ag(I)和Cu(I) CTUs的配位笼和高聚物提供便利,极大提升了该研究体系的结构多样性;(2)设计一系列单吡唑、联吡唑和带吡唑基的双官能团配体,从而构筑出一系列零维到三维的带CTUs的配合物;(3)提出化学调色板策略,改善CTCs的室温发光颜色常局限在低能可见光区的缺陷,并报道了首例室温下发明亮白光的吡唑基Au(I)和Cu(I)三核单元配合物、自校准大范围发光温度计及在蓝紫光和红光间可逆转变的研磨致发光变色分子材料等;(4)构筑带Cu(I) CTUs的具有纳米级疏水空腔的高水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可应用于去除水中微量碳氢化合物污染物。
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和广东省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计划的资助。
(科学技术研究处、化学与材料学院)
责编:李伟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与材料学院李丹教授和宁国宏教授在Chemical Reviews发表封面论文
相关推荐
- 推进中欧高校合作与文化交流 校领导率团访问丹麦、德国、比利时三国
- 蔡立辉:加强和创新应急体系建设的科技支撑
- 开启新学年!我校迎来秋季学期学生返校
- 蔡立辉:应急管理体制更加遵循科学规律
- 2021年暨大华大“两校联招”考试结束 3606人参加考试
- 全省高校唯一!暨大3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获评优秀
- 学校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学校党委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征文和微视频征集活动表彰仪式暨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落幕
- 最高奖励6万元!“攀登计划”在暨南大学结出累累硕果
- 我校布局首个海外校园,云端签订暨南大学日本学院合作共建协议
- 《南方日报》专题聚焦我校结对帮扶五邑大学:“侨校”+“侨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 张冉妮:从文化供给侧视角看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三重关系
- 3500多人参加暨大华大“两校联招”考试,8月15日前公布录取结果
- 全国首批!我校2个虚拟教研室跻身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行列
- 【疫情防控在一线】实验动物中心坚守一线 做“动物”与“科研”的守护者
- 【擦亮暨南金字招牌】我校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3项 直接经费1.1587亿元 青年基金资助率排名全国第三
- 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校召开领导干部审计工作专题培训会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动员会
- 【“疫”线党旗红】暨南大学周密部署 坚决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 宋献中:登高望远 务实管用 编制好“十四五”规划
- 刘金山:美国经济转型的全球化路径与中国贡献
新闻公告
- 我校召开《中西文明根性比较》研讨会 03-14
- 第三批“广东省绿色学校”公布 暨南大学上榜 03-11
-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2022年全国“两会” 03-09
- 陈志平:书法的学术脉络和学科走向 03-09
高考招生
- 暨南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3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0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暨南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