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韩大学校长论坛”在长春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摄/记者 方卫东】9月8日,受中国教育部委托,吉林大学举办第十二届“中韩大学校长论坛”。本次论坛以“面向未来的融合式创新合作”为主题,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闫炳辰、韩国教育部国际协力官李海淑在开幕式上致辞。吉林大学校长张希作题为“吉林大学的研学融合实践”的主旨报告。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艾宏歌、吉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举树明、韩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官孙上昊等国内外嘉宾共同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副校长赵宏伟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韩国汉阳大学校长金于胜、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韩国釜庆大学校长张瑛秀、厦门大学校长张荣、新疆大学校长姚强、韩国韩东国际大学校长张舜兴、延边大学校长金雄、韩国外国语大学首尔校区副校长尹锡晚、天津大学副校长胡文平、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罗钟铉、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范峰等中韩两国高校代表,就共同培养引领未来的创新科技人才、共同打造融合创新的科研合作平台和共享交流互鉴的文明智慧三个方向进行专题报告。论坛由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和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联席主持。
开幕式上,闫炳辰在致辞中表示,中韩大学校长论坛为两国高校和学术机构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中韩两国教育合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对于下一步合作他提出三点展望:一是共商人才培养新举措,力争让优秀人才成为全球创新产业领军人物;二是共谋创新融合新发展,鼓励双方高校开展高水平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合作办学,通过创新实现融合对接,强强合作;三是共谱人文交流新篇章,进一步推动双方学生交流,不断加强语言培训等领域合作,使两国不但居相邻,更能心相近。
李海淑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的29年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非常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守护留学生健康共同努力,在教育领域始终保持紧密交流合作。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30周年,相信中韩教育交流合作会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张希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吉林大学通过实施融合研究、融合学习、融合实践的“三融合”策略,有效地推进了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在报告中,他以吉大新型有机电致发光、高压超分子物理化学等研究为例,表明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催生原创成果;以吉大系列水稻等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为例,展现了学者与非学者跨界融合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增强了参与此研学实践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吉速方程式车队等为例,说明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懂得合作可以简化难题和提高效率。他希望中国和韩国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促进融合研究、融合学习和融合实践的有效发展,帮助青年人更好更快成长,并承担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义务。
主论坛专题报告中,李元元发表了题为“共同打造融合创新的科研平台”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利用学科齐全、结构合理优势,推进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并就面向全球重大科学问题,构建全球科技创新共同体提出倡议。金于胜围绕“大学应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主题,分享了韩国汉阳大学ERICA校区重点推进产学合作,孵化校园项目的成功经验。严纯华进行了题为“全球视域下的大学教育和科技创新联动发展”的主题发言,就国际合作对驱动兰州大学学科结构调整、提供科研发展动力和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张瑛秀围绕“共同打造融合创新的科研合作平台”主题,分享了韩国釜庆大学加强创新型融合教育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国际合作对于科研平台建设的推动作用。张荣以“面向未来的融合式创新合作”为题,号召大学应成为科技融合创新的“策源地”,培养人才的“梦工厂”和全球创新生态的“缔造者”。姚强以“共建低碳融合创新科研合作平台”为主题,希望中韩两国携手合作,在能源、交通、规划、环境等领域共同推进低碳技术方面的合作。张舜兴就中韩两国在基础科学、环境、科研数据共享领域开展的合作情况和高等教育未来合作倡议进行阐述。金雄以“‘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向”为题,分享了延边大学在提升大学创新力、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尹锡晚就外国语相关学科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战略化融合教育,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挑战进行分享。胡文平以“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的天大实践”为题,结合新时代对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介绍了天津大学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和拓展创新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的经验。罗钟铉发表了题为“开启中韩大学合作新征程,为推动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新引擎”的发言,认为中韩两国深化高等教育合作是大势所趋,两国高校需共同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发挥东北亚合作优势,推进同窗友情计划。范峰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提升融合创新发展质量为主线,凝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践,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体制,激活产学研合作活力的发展经验。
“中韩大学校长论坛”是中韩两国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以来,已经举办了十一届。2021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开启之年,明年将迎来中韩建交3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十二届“中韩大学校长论坛”在中韩两国高等教育界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切实推动两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领域的务实合作,促进中韩两国乃至东北亚地区人文交流与区域发展。
来自中国29所高校和韩国24所高校的参会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来自吉林省内30所高校的数百位师生代表在线观看网络直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十二届“中韩大学校长论坛”在长春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2020届毕业生返校须知-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成功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战地群英谱-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行师德与学风建设专题教育报告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云端”听课 督导教学及教材建设工作-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吉大姜启川教授获第九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铸造杰出贡献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第十五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东北赛区预赛在吉林大学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 长春市公安局领导到吉林大学走访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举办第六届“繁花初绽·杏好有你”杏花文化节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披上迷彩的亮色青春 ——记吉大退伍复学的艺术学院学生李洋-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学子在第四届牛精英挑战赛中获佳绩-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在“吉聚人才”云招聘大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作推介发言-吉林大学新闻网
- 打造一流饮食服务团队 吉林大学6位“饮食工匠”揭晓-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两位校友受聘深圳市委法律顾问-吉林大学新闻网
- 第二届东北抗联历史与文化高端论坛暨东北抗日联军历史与人物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到生命科学学院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在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两金-吉林大学新闻网
-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海南校友会开展2019年“芃莘助学金”捐赠公益活动-吉林大学新闻网
- 放歌祖国 唱响吉大-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