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张希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崔曾多 摄/记者 徐立华】6月11日,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化学化工发展历程中的大量史实,结合自身经历,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化学化工的百年发展》为题,从近代中国化学化工初创,新中国化学、化工建设的起步,改革开放后的化学、化工发展,新时代中国化学、化工的展望四个部分,为广大师生讲授专题党课,带领师生重温与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化学化工发展壮大的历程。党课由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主持。
在近代中国化学化工初创部分,张希以“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创办中国第一座精盐厂、建设亚洲第一座纯碱厂、生产中国第一批化肥,以及范旭东创办的化学公司的继任者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打破西方垄断等事迹为案例,介绍了最早觉醒的一批中国化学人发起的“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推动了近代中国化学化工从零起步的艰辛发展历程。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范旭东等爱国实业家们为民族工业初创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1945年,范旭东逝世时,毛泽东亲笔撰写挽辞“工业先导 功在中华”。张希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独立自主的科研工作,早在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延安自然科学院,设置化学(化工)系,培养科研人员,并实现了陕甘宁边区大部分化工品的自给自足。他引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在新中国化学、化工的起步部分,张希引用毛泽东“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的号召指出,在建国伊始,我们党十分重视吸引和团结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以朱光亚、唐敖庆为代表的海外留学生克服重重阻碍回到祖国,参与新中国建设,展现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科学家精神。1952年,国家调整高等学校院系设置,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孙四位先生北上长春,初创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化学系时,用墨水瓶自制酒精灯,削木板做试验台,筚路蓝缕,为今日之吉林大学开疆拓土,先生们的“北上精神”正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周恩来亲自组织建设吉林、兰州、太原三大化工基地。1949年,新中国刚一成立就组建了中国科学院, 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党中央、国务院委托各学部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形成了“以任务为经,以学科为纬,以任务带学科”制定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包括著名的“两弹一星”工程在内的57项任务,616个关键问题。此后,合成氨催化剂的研制、第一块合成橡胶的研发、顺丁橡胶的联合攻关、第一根化学纤维“锦纶6丝”的制备、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全新抗疟药青蒿素的发现等重大科研项目相继取得成功,一系列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形成了我国开展协同创新的典范,中国化学自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后的化学、化工发展部分,张希讲到,我们党通过多项人才政策快速解决了人才紧缺的问题。1977年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教座谈会,听取专家们对发展中国教育和科技的意见和建议,并于当年恢复了高考,为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培养了改革开放发展需要的人才,在这次座谈会上,时任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以及武汉大学査全性等化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査全性被称作“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在邓小平的亲自领导和推动下,我国开始大规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和技术,许多留学生学成回国,成为了教育和科技的中坚力量。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些重要的论述,极大的鼓舞了全国的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5年,党中央做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吉大校友朱光亚任计划总负责人。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唐敖庆出任第一届主任,从此有了资助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的专门机构,国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资助经费连年增长,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将基础研究看作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张希强调,国家相继推出“863计划”“973计划”“211工程”“985工程”等多项科技和教育计划,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改善了教育和科研的条件,中国化学领域相继涌现多项重大原创成果,建设起了现代化的石化产业集群,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化工产业第一大国,化学研究的贡献率世界第一,这一系列标志性的发展成果,表明了中国化学、化工与国家的发展同步,走在了世界第一方阵。
张希还介绍了作为中国化学化工发展的缩影,中国化学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他指出,1979年卢嘉锡、胡亚东代表中国化学会签字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是中国化学重新走向世界的标志。2015年,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成立百年之际,周其凤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主席,这创造了中国化学新的历史。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之时,今年4月,以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姚建年为主席在珠海召开了第32届学术年会,来自全国的1万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学生现场参加会议。对比1933年,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国化学会年会,当时只有46人参会,仅有7篇论文和3篇研究报告,中国化学化工的百年发展成果可见一斑。他说:“中国化学与国际全面接轨,中国化学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般受到国际的关注,中国化学家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同行的尊重。”
张希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围绕全会精神指出,中国的化学工作者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需求,在优化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提升煤炭燃烧效率、二氧化碳直接转化、设计合成可再生材料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化学与化工工作者应主动承担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重新加强化学、化工的交叉融合,通过开放的思维重塑化学,打造绿色化工;另一方面推动化学、化工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汲取发展的新动能,丰富内涵,拓展边界,同时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其他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学科共同进步。他强调,化学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解决重要的问题,回馈社会的需求,在解决生态、环境、气候、能源、安全等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发挥作用,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力量。
据了解,在党课筹备过程中,张希通过试讲、集体备课等形式与各学院院长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一道,就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进行交流研讨。他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今年全党上下重要的政治任务,面向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实现党史学习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聚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以更加贴近师生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认真聆听张希校长讲授的党课后,化学学院本科生牟唯佳说:“张希校长的讲授让我深切认识到了我国化学化工在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的历程和取得的无数独创性成果。”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于佳宁说:“我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的精神,永葆对科研的初心和热忱,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化学学院研究生王晟道说:“作为当代化学人,张希校长的党课鼓舞我在享受优越科研条件的同时,继承老一辈化学人实业兴邦,服务社会的初心,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丁子芮说:“张希校长以生动深刻的讲述引领我们回望了百年党史下的化学化工发展之路,展望了以自主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启发激励我们在学科思政资源中汲取‘动力源’和‘营养剂’。”
副校长蔡立东,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负责人,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专题党课,全校师生通过网络收看了党课直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长张希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吉林大学举行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长张希会见阜新市副市长林莉一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看望慰问军训新生-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领导到吉林大学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待我刀剑入鞘,必定山河无恙!-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后勤服务集团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检查工作-吉林大学新闻网
- 让思政课成为真正的“金课”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一行赴吉林大学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大校友刘长根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督导工作汇报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再获批4个吉林省博士研究生工作站-吉林大学新闻网
- 让“红白黄”三源色精神在武汉闪耀-吉林大学新闻网
- 口罩能重复用多久?医用口罩哪里查是否正规?口罩问题一次说清楚-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与白城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揭牌仪式-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青蓝相继 弦歌不辍-吉林大学新闻网
- 《“三全育人”系列访谈》之心理育人-吉林大学新闻网
- “八朵金花”绽放在武汉的春天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思想·理论·人生:100讲”系列讲座第100讲:星火燎原,领航青春 杨振斌为新生入党积极分子作专题讲座-吉林大学新闻网
- 深化战略合作 共谋创新发展 东北六校校长论坛在长春举行-吉林大学新闻网
- 青年谈 名家讲 共同学 全省网络名人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活动在吉林大学举办-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