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 万古流芳 吉林大学科技工作者座谈、追思袁隆平院士-吉林大学新闻网
【文/记者 文武 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孙蔚 摄/方卫东】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举国悲恸。吉大师生同全国人民一道无不为之动容。5月24日下午,吉林大学科技工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汇聚中心校区鼎新楼,共同座谈、追思袁隆平院士。会议由学校常务副校长郑伟涛主持。
座谈开始前,全体参会人员肃立默哀一分钟,随后观看了央视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共同回顾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风雨历程。
座谈会上,郑伟涛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要求。一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向袁隆平同志学习;二是要学习袁隆平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三是要学习袁隆平同志“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郑伟涛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是对袁隆平院士一生丰功伟绩的重大肯定,也是对全体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具体实践要求。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刘财教授表示,他从袁隆平院士身上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顶天”与“立地”。“顶天”就是要做对国家、民族、全人类有益的事;“立地”就是要脚踏实地,以务实的科技工作满足百姓的需求。他从袁隆平精神中体会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认为科技工作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要坚持做符合科学规律的、有实际需求的工作;持续不断地创新;注重对年轻人的重视与培养,传承袁隆平院士的大家风范。
植物科学学院都兴林教授作为学校农业学科带头人,对于袁隆平院士的离开触动很大,体会最深的是袁隆平院士对年轻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他说,农业科学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在这过程中需要潜心研究,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创制新材料,进而培养出优良的水稻新品种,袁隆平院士身体力行,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典范和楷模的同时留给我们许多精神财富:一是毕生追求农业事业,将解决人口粮食安全作为己任;二是勇攀科学高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今后我们应以袁隆平院士的毕生追求为奋斗目标,在世界历史上留下精彩篇章。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于海业教授将袁隆平院士留下的宝贵财富总结为“一粒种”和“一种精神”。“一粒种”是指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中国人牢牢掌握了自己的饭碗,同时解决了全球60%人口的温饱问题,彰显了中国科学家的担当和责任;“一种精神”是指袁隆平院士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不畏辛苦、勇于探索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化学学院高岩教授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视角分享了学习袁隆平精神的三方面启示:一是坚守。袁隆平院士将一生奉献给了水稻种植培育事业,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与坚守的原则;二是挑战。袁隆平院士在科研工作中遭遇过低谷与质疑,最终他取得的丰硕成果说明了由不可能变成可能是科研工作者需要秉承的信念;三是创新。把普通水稻产量通过科技力量变得高产,服务于社会与全人类,是科技工作者需要提升的重要方面。
生命科学学院张作明教授对袁隆平院士的逝世深感惋惜与悲痛,他从两个方面学习与感悟袁隆平精神:一是做科研工作要把握解决国家和人民需求的科研大方向,将人民需求与科研兴趣相结合,持续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二是学习袁隆平院士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把科研成果书写在大地上。
科研院院长周强宣读了于吉红院士所著文章《沉痛悼念袁隆平先生》,言语间诉说着对袁隆平院士的由衷敬仰与无限追思。郑伟涛勉励全校科技工作者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地做好本职工作。要以袁隆平同志为榜样,爱党爱国、牢记使命、奋发图强、脚踏实地,将学校综合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作出吉大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士无双 万古流芳 吉林大学科技工作者座谈、追思袁隆平院士-吉林大学新闻网
相关推荐
- 深耕“五维法”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吉林大学新闻网
- 聚焦‘双一流’建设,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 ——吉林大学举行2019年第六次“院长工作例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刘坚: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省乡村振兴局赴吉林大学调研-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 “我是党员,我先上!”-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吉林大学新闻网
- 5G联创 智慧融合 吉林大学与吉林移动合作签约 5G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吉林大学新闻网
- 是室友,更是挚友 | 吉大宿舍故事第二期-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代表队获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欢迎回家! ——吉林大学最后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凯旋返吉-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姜治莹看望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冰冰教授荣获谢希德物理奖-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新增计算机科学、微生物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吉林大学新闻网
- 崔金虎:课堂在教室更在田间,我要让农民“种”下丰收梦-吉林大学新闻网
- 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一行到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调研-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2021年第十六次校长办公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视频会议-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读原著 学原文 悟原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诵读大赛-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万余名2020级新生开始军训生活-吉林大学新闻网
- 吉林大学万余名2020级新生开始军训生活-吉林大学新闻网
新闻公告
- 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3
- 以国旗的名义请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 吉林大学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 03-12
高考招生
- 吉林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2016年) 08-05
- 吉林大学本科、高职(专科)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0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2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4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0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吉林大学2013年本科、高职(专科)招生计划 08-04